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美食 >

一碗妈妈手包的馄饨,是温暖,是舒缓,是慰藉

条评论

一碗妈妈手包的馄饨,是温暖,是舒缓,是慰藉

天南地北,各色馄饨,都在儿时家乡一碗清爽滋味的小馄饨面前节节溃败,那最初的美味在我胃里筑起护城河,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让我魂牵梦绕。

 

童书妈妈幸福读写社

 

撰文丨木白 编辑丨晴山

栏目丨幸福读写社 值班编辑丨晴山

 

幸福读写社,因为写出人生的苦难、挣扎、高光和暗部,因而写出活在这珍贵人间的幸福。

投稿或投故事,请发送至ts-mama@qq.com

 

我对美食的记忆是从妈妈做的一碗馄饨开始的。

 

那时候父母为了营生,在村子里开了个小卖部,顺带做点馄饨烧饼生意,在晚饭前胃的空档期,为刚放学的孩子、田里归来的农夫、造房子休息的工人提供下午点心。一碗小馄饨落肚,分寸刚好,让人们对还没到来的晚饭再也没有焦灼等待之心。

 

我妈这手艺完全是为了糊口自学的,以她的性格,只要能赚钱,拼了命也要去学。我不知道她最初做的馄饨长啥样,但常听邻居们说,她开始做的时候,馄饨包得歪七扭八还露馅,在村子里见谁都免费送。

 

等我记事起,我妈的手艺已经炉火纯青,一放学就看见她坐在小方桌前飞速地包着馄饨。一叠5厘米高的馄饨皮不到3分钟就变成了码得整整齐齐胖嘟嘟的小馄饨,像运动会上列队整齐的方阵。

 

这速度虽快,但在包馄饨上绝不马虎,一张四方馄饨皮摊在左手掌心,右手拿起棒冰棍一样大小的竹刮板从馅碗中蹭三四粒肉馅,置入馄饨皮正中间位置,再依次将馄饨皮各个角向内收拢,盈盈一握,用巧劲保留了肉周围的“空”,这个“空”是小馄饨的成败关键,就像灌汤包一样,兜住那一汪鲜美的汤汁才能留住食客的胃。

 

 

一碗记忆中的美味,六分靠厨艺,四分靠食材。别小看馄饨食材简单,皮、馅、油、葱都很讲究:皮要薄而不透,落水翻滚几下,像一件纱裙,翩翩起舞,飘逸中透出肉馅少女般粉嫩的肌肤;馅要精选土猪的里脊肉,看清肉纹横切再竖切,一直把肉切成0.5厘米大小的肉丁,千万不要剁成肉泥,否则入嘴口感完全不一样;而一碗上好的猪油放在桌上,不仔细看会误以为是一碗细腻的白色豆浆,表面光洁如滑,无一气泡,直到走近闻到那一股浓郁的猪油味才恍然大悟;葱则要挑选那种身材纤细修长的小香葱,它的味道比粗大的香葱浓郁好几倍,为了追求更新鲜,我家院子里种了好多细香葱,就近剪一茬,切碎撒入各个食客的大碗里,带着泥土气息的丁点香葱差点盖过馄饨主角的风头。

 

在下午三四点是食客高峰期,十几个大碗依次排开,甭管灶前围着多少双虎视眈眈的眼睛,我妈都能镇定自若地透过氤氲的热气,一漏勺下去,十五个不多不少的馄饨捞出水面,盛入装着酱油、猪油,香葱的碗里,再一勺清汤下去,馄饨摆动裙摆,猪油泛起涟漪,赤红的酱油和点点青翠的香葱带你走进味蕾的春天,食客已不等我妈出手,端一碗落座后,埋头开吃。“咕噜”一声,有点烫的馄饨滑过食道,疲倦的神情舒展开来,紧接着,温柔、清爽、鲜美、细腻一个个带着美好词汇的馄饨接二连三落了胃。一碗平易近人的小馄饨,不论尊卑贵贱,不分男女老少,在一天中忙碌间隙,最能抚慰凡人之心。

 

日子在妈妈辛勤劳作的指尖流淌,我们也一天天长大。“兄弟俩馄饨、双眼井馄饨、桥头馄饨”这些与我妈一样获得口碑的店家在攒了一点钱后纷纷改行,2元一碗的小馄饨终究赚的是辛苦钱。

 

我妈退出江湖后并没闲着,研发了拿手绝活------猛火快手炒馄饨,这道菜的成功秘诀在个“快”字。我们一家人全都到位,灶台上两口铁锅齐开火,一口滚沸水,一口热猪油,小馄饨下沸水,滚个10秒,大漏勺一把捞起,将湿漉漉的馄饨用猛火在热油里快速翻炒,一勺生抽,一把葱花,这道菜顶多2分钟就出锅装盘。从厨房到餐厅这点距离,炒馄饨散发的热量刚刚好,爸爸、哥哥和我早已抄起筷子,等我妈拿盘的手一松开,就进入“趁热吃”的大战,否则馄饨凉了粘盘黏牙,口感分分钟溃败。一阵风卷残食后,我们嘴唇油光发亮,胃里温热满足,一旁一口未尝的妈妈看着我们生猛的吃相,眼神都温柔起来。

 

孕期食不知味的我,对家乡小馄饨的思念到达了顶峰,体贴的公公婆婆反复尝试了N遍也做不出我心中的味道。温州肉燕、广东云吞、苏中扁食、四川抄手、吉祥馄饨全家福,大馄饨、小馄饨,蒸煮馄饨、干捞馄饨、生煎馄饨,油炸馄饨,天南地北,各显神通,却都在儿时家乡一碗清爽滋味的小馄饨面前节节溃败,那最初的美味在我胃里筑起护城河,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让我魂牵梦绕。

 

一碗妈妈手包的馄饨,是温暖,是舒缓,是慰藉,是牵挂,是心安。

 

.

童书妈妈成人写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