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如何改变数学作业传统题海模式

条评论

如何改变数学作业传统题海模式

“双减”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模式,科学设计作业,实现真正的减负?6月10日,一场“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优质高效作业设计——《实验班提优训练》初中数学专家研讨会”在南京召开,近百位教学名师现场参与。不少老师认为,设置个性化、多样化的数学作业是趋势,而不要局限于传统的题海模式。

数学就藏在生活中。南京市建邺区某初中一位从事多年教学的老师李磊(化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新课标及“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的形式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他认为数学作业应该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建议设计更多个性化的作业,让孩子从生活中获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好,提高操作能力。比如,他就给学生布置过这样的暑假作业:观察家里一暑假的用水量,撰写一篇用水报告,考验学生如何用数学知识获得用水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从用水数据中挖掘故事。“这样的题目更吸引学生,也能够帮助他们提高逻辑力量,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李磊说。

在数学教学中,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的数学素养”。不过在实际的教学运行中,还是有不少学校会陷入“讲题——做题”的单向题海战术中。南京市江宁区某中学老师仲勇(化名)建议,在课堂作业设计的层面,可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改变传统的“老师单向讲述,部分学生回答参与”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加入作业问题的讨论中,培养他们思考、合作、表达等综合能力。

仲勇还建议,在“双减”的背景下,要严格控制作业的“容量”,让初中生的数学作业保持在40分钟内完成。他鼓励数学老师要花心思进行原创出题、组合式出题,使用符合学生能力和情况的题目,避免完全依赖市面上现成的教辅资料。在数学作业的结构上,要设计更多有层次性的题目,设置不同的小问题体现难度,满足普通、中等、优秀等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同时筛除重复、低效的题目。“作业更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仲勇说。

原南京市教研室研发中心主任李晓明认为,数学作业绝不等同于做题,要有设计感,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拓更多体验式的题目,比如布置数学生活小调查等。李晓明表示,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不要让孩子陷入单一的题海中,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横向拓展,比如参观博物馆、尝试义工活动等。“教辅材料是对孩子的学习做补充,但不能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一旦过量并不有利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