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美食 >

在别的地方吃不到的馄饨,皮擀得跟纸一样

条评论

在别的地方吃不到的馄饨,皮擀得跟纸一样

1.jpg

“竹膜纸,包丁香,一投投进了赣江,风吹波浪起,赶紧用碗装”。

这是江西樟树人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顺口溜,它说的就是樟树清汤。即清汤皮子薄如竹膜,馅心殷实鲜红赛丁香,下清汤的水宽大,好似赣江,等水开后,投进的清汤被冲上水面(浮起),就得赶紧用装好调料的汤碗盛装。汤头鲜美,肉大皮薄,煮软后揭起的皮漂浮汤面有种透明晶莹的美。

2.jpg

樟树清汤,在当地也被称之为“猴子包面”,它是一道久享盛名的风味小吃,从明末清初形成,有数百年的历史。皮薄馅鲜,风味独特,它其实就是馄饨。

3.jpg

馄饨,古代中国人认为它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所以被称为馄饨,后来被称为馄饨。馄饨和饺子本是同一物,不过在北方人的挑剔的口味下,一支干捞成了饺子,另一只放汤继续煮便成了馄饨。

虽然馄饨起源于北方,但它却在南方发扬光大。川渝的抄手、皖南的包袱、福建的扁食、粤港的云吞,还有江西的清汤,其实本质上都是馄饨。

4.jpg

樟树人回到老家,必须先去尝下樟树清汤,现在位于药都宾馆旁的老店范氏清汤,已经是第四代人在经营了。从店家口中得知,樟树范氏清汤,从清朝到现在差不多做了两百多年,一家人将全部的心力都放到了这家店里,来的大都是熟客老客。

5.jpg

店里人来人往,呼着清汤的热气谈笑风生,店外车水马龙,这种热闹、鲜活的烟火气,就是樟树的味道。而传统的樟树清汤除了在街边路口、码头、车站摆摊设点,或者挑着清汤担子,摇着小铜锣,走街串巷叫卖外,还主要以供夜宵为主。

6.jpg

别的店家只用猪肉做馅,而范氏清汤,除了精选上好猪肉外,还会加入虾米、猪油渣等,使馅料味道特别鲜美,与众不同。皮薄肉多,滑爽润口,晶莹剔透,倒上一点陈醋,撒上点葱花,这种鲜味,是樟树人割舍不掉的味蕾记忆。

7.jpg

一起看看一碗皮如竹膜,剔透晶莹的樟树清汤是怎么做出来的吧。

【食材】

8.jpg

五花肉、盐。

【做法】

1、新鲜猪肉纯手工剁成肉馅。

做馄饨最好的猪肉是三肥七瘦的热鲜肉。冷猪肉品质参差不同,放在冰箱冰冻保质期可以达到1年之久,但是卖相不佳,口感也是最差的;冷鲜肉是放到冰箱低温储存,口感较冷猪肉好;热鲜肉就是凌晨宰杀,清早上市的新鲜猪肉,我们在菜市场买的都是这种肉,保质期只有一到两天,条件允许的话还是买热鲜肉做清汤馅最好。

9.jpg

2、制作清汤皮。

樟树清汤,馅是配角,皮才是主角。

百年老店的范记樟树清汤,据说第一代创始人十二岁就开始在樟树芗溪街卖清汤营生,后来他的范氏清汤之所以能在一众清汤店里头脱颖而出,秘诀就在清汤皮。别人家一斤面粉擀清汤皮子200—300张,而他却擀出了400—500张,薄如竹膜。

10.jpg

11.jpg

但很少人知道,这薄如竹膜的清汤皮背后费了多少工夫:

揉面团。

外面有些人卖的清汤皮又硬又粘连,包出来非常影响清汤的口感,好的清汤皮应该多半在手工制作。在容器内,按一斤面粉,2克碱面、一个鸡蛋的比例和均匀,加入适量凉水和成硬面团,注意不能让面变得太软。和好后的面团需要加盖醒30分钟左右。

12.jpg

机压成型。

醒好后的面团放入专门压面的机器中,拉成宽20厘米,厚度大约2厘米的面皮。最先开始压面团也是用手一张一张压出来的,店里生意火了之后,供不应求,在不影响面皮口感的条件下,就用机器压面代替了最简单的面团制作。

13.jpg

擀面皮。

用生粉做扑面是关键。面板上薄薄的一层面粉使面皮与面皮之间互不粘连,不影响操作擀起来也快。

14.jpg

15.jpg

这里选用的使很长的一根擀面杖,在厚面皮上撒适量干生粉,然后卷在擀面杖上,两只手捏住卷上面皮的擀面杖向前推,然后向后拉回,再继续向前推,推拉的动作重复几次以后,把面皮打开,撒上少许干面粉,然后再新卷上,再重复推拉动作,直到擀成合适厚薄的面片。

16.jpg

压皮切块。

要说擀成薄薄的面片就算完,那就错了。师傅会再用擀面杖将整张面皮卷成画轴,抽出擀面杖在面卷上横着前后按压,面皮的面积被越压越大,也变得越来越薄。

17.jpg

那么面皮要擀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用这四个字形容特别合适:“白、薄、光、软。”洁白清爽,薄如竹膜,或者像纸像吹起来的气球,放在阳光底下能透出光来,摸起来软乎乎的不硬不沾手,这样描写出来似乎带点夸张的成分,但很薄很透是实在的。

18.jpg

成型的薄面团,用擀面杖撑开似徐徐展开的画卷,特别有种不一样的诗情画意。最后一层层卷成条,切成手掌大小的方块,叠起来才算完工。

19.jpg

3、包清汤。

清汤的猪肉最多占整张清汤皮的四分之一,对于以清汤谋生的范氏一家来说,包清汤几乎成了雷打不动的日常,一根扁竹签在满满一大盘的肉里一挑,轻快地刮出大拇指大小的红肉,手指的一捏一合间,包进形如气球的极薄清汤皮里。

20.jpg

21.jpg

正在经营范氏清汤的老板娘告诉我们:“一屉清汤有两百多个,平均的话差不多一天可以做上10屉,晚上6点钟开始包,要一直包到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如果清汤店一天24小时都营业的话,每个时候都会有客人来”。

22.jpg

4、从屉子里抓上10个左右的清汤放进小篮子,抛入开水大锅煮至浮起。

23.jpg

清汤皮较薄,煮熟后有透明感。亦因此薄厚之别,等量的清汤入沸水中煮,煮熟清汤费时较短,两到三分钟就好了。

24.jpg

5、调制汤料。盘底依次放入葱蒜末,倒入少许陈醋,滴入香油,放入一小勺盐,用漏勺将浮起的清汤盛入碗中,漏勺盛清汤时不需要完全等水漏干,毕竟汤水才是清汤的灵魂。

25.jpg

川渝抄手,最热门的还是用红油做汤料,除了基本的花椒、辣椒、葱姜蒜,还有最紧要的红油,红艳动人,看着就透着股豪爽热辣劲;南京人用鸭血做馄饨汤底,他们似乎是在用生命吃鸭,连一向清汤寡水的小馄饨都不放过;扬州人吃得精细,汤底虾籽熬,蒜蓉胡椒粉去腥,还不忘加虾籽酱油、猪油和香葱提鲜。

26.jpg

到了江西清汤这里,就是最寡淡的汤料,为的就是尝个鲜味,当然,一般真要吃起来的时候,一两勺辣椒酱或辣椒油也是少不了的。

6、清汤碗里放上一把小勺子,就可以端上桌给客人享用了。

27.jpg

樟树清汤其实不细看和水饺很是相似,但只要稍微留意瞧上一眼,除了薄皮红馅晶莹剔透外的外形,汤色还特别清亮,和清水一般,倒是与字面意义上的“清汤”更加贴近。

面皮将馅完全包裹住,严丝合缝,这样在清水里煮出来的清汤一个个饱满可爱,瘫在汤面上就像一朵朵盛开了的花,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整个吞下,细品它的味道和轮廓。

28.jpg

29.jpg

一口下去,就知区别。不同于北方馄饨略厚的面皮,樟树清汤面皮薄得几乎能透光,一遇到开水就变得清晰透明,让人尝不出一点生面的味道,于口齿中咀嚼,虽然少了筋道的口感,但入口即化带着一股绵软的淡淡的鲜味儿。拿筷子夹起,肉馅透过光映出来,和绿色的葱花搭配和谐,一抖一抖地让人看了食指大动。

这种吃皮喝汤的优雅,只有江南人才懂,而吃清汤被烫嘴的痛,也只有江西樟树人才能感同身受。

30.jpg

“临江府,清江县,三岁个伢子卖包面。”这是江西樟树城里一种歌谣。清江两字,原来樟树市叫清江县,早些年在省城里挑担子卖馄饨的很多,差不多是包办了这种买卖。

31.jpg

樟树清汤之所以深受大家喜爱,还和它的文化渊源分不开:

传说一,樟树清汤是一个叫孙发云开始传承发展起来的。孙发云是樟树义成人,1803年出生,中年以后在樟树芗溪街专售包面(清汤)营生,由于他的包面(清汤)与众不同,人家一斤面粉擀清汤皮子200—300张,而他却擀出了400—500张,薄如竹膜,别的店家只用猪肉做馅,而他除了精选上好猪肉外,还加入虾米、猪油渣等,使馅料味道特别鲜美,与众不同,又因他的小名叫“猴子”,同时他打清汤皮子用擀面杖,像孙悟空一样耍金箍棒,慢慢地食客就将他的清汤叫做“猴子包面”。

32.jpg

传说二,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樟树,在药码头(即樟树大码头)闻得一陈陈香味,问随从“何物也?”随从打听回禀“樟树清汤”。乾隆即在一张小桌子旁坐下来,要了一碗品尝,其味鲜香、微辣,乾隆皇帝啧啧有声,越喝越有味,额头沁出了汗珠,去除了旅途疲劳,禁不住拍案而起说道:“清江(樟树原名清江)包面,奇食也!”

33.jpg

天南地北的馄饨,一张面皮包裹一切,味道千变万化。鲜甜酸辣各得其所。也许正应了它开始的名字“混沌”,不同做法,各有滋味,既不能统一概括又没法一一道明,不过到了饥肠辘辘之时,头一个有它垫肚子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