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房产 > 楼市新闻 >

宝总不该炒股的

条评论

宝总不该炒股的

繁花,火了。

 

作为一个向来对「腔调」二字退避三舍的互联网搬砖民工,看了几集,竟然也上头了。

 

倒不是被十里洋场的潋滟风情迷住了双眼,而是这种90年代初,一群人在浪奔浪流的上海集体创富的故事,很抓人眼球。

 

图片

 

从阿宝到宝总,主角的人生起伏,围绕的无非是两大主题,商战和人情

 

在西康路101号买股票,在南京路搞营销,在黄河路推杯换盏,在进贤路回归市井烟火...

 

炒股和外贸,是致富秘籍。

 

每逢重要转折,金手指一开,知己红颜鼎力相助,事业扶摇直上。

 

图片

 

所以,不少人批判繁花不接地气,太虚空太悬浮,甚至指摘,这是披着华丽外衣的男频爽文。

 

但看剧嘛,没必要那么累。

 

小人物摸爬滚打,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走向人生巅峰的鸡汤,偶尔还是要来一碗的。

 

而作为一个天天把房子挂嘴的地产类账号,对叙事手法和视听语言都是外行,看个热闹而已。

 

更让我好奇的,繁花走过的三十多年里——

 

这里的房价涨了多少?

 

/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楚,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房价是个什么水平。

 

虽然上海商品房制度正式实施是在1997年,但在80年代,还有「侨汇房」的存在,这是上海最早可以购买的房产之一。

 

复兴公园旁边,和黄河路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的雁荡大厦,就是著名的侨汇房代表,由香港商人投资,1985年竣工。

 

据一位上海本地博主回忆,当时在香港《文汇报》上看到的雁荡大厦发售消息,10万港元一套。

 

图片

 

贵吗?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的。

 

80年代,上海普通工人月薪不过3、40 元人民币,10万港元,不吃不喝也要攒上一两百年。

 

但对宝总来说,湿湿碎啦。

 

雁荡大厦开售的第二年,也就是1987年,阿宝已经搭上了爷叔,靠着电真空股票,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0年,又抓住了新股认购证的机遇,成功升值160倍,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图片

 

开局皮箱中被撞得漫天飞舞的30万钞票,就是宝总财力的象征。

 

买几套雁荡大厦,还是轻轻松松的。

 

现在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这个项目的参考均价,已经达到了12.6万/平。

 

按照120平来算,总价1500万+,折算成港币,就是1650万+。

 

相比开售,暴涨了164倍+,丝毫不输新股认购证。

 

图片

 

不过,侨汇房的销售还是比较严格的,一是只卖给归国华侨,二是只能使用外汇购买。

 

宝总有钱,台面上却不够格。除非搬出活在台词里的哥哥。

 

但雁荡大厦之外,还有很多选择。

 

尤其是1998年,国营单位停止分房后,上海商品房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进城买房,成为了一时的风气。

 

而那几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上海出台了“购房退税”的鼓励政策,贷款利率也持续走低,房价没怎么涨过。

 

平均房价不到3000元/平。

 

内环的黄浦、静安、虹口等,均价能到5000-6000元/平。

 

图片
 
2000年-2005年,上海又在市区集中供应了大量的新房。
 
随着市区的空地越来越少,而房子和土拍的价格逐年走高。
 
二三十年过去,黄河路附近的几个楼盘,单价都是5位数——
 
均价10.7-15.8万/平。
 
这还不是在黄浦新天地、黄浦滨江、世博滨江这些最顶流板块。
 
如果我们把烫金地段的华府天地、翠湖天地、绿城黄浦湾、绿地黄浦滨江等标杆豪宅拉出来遛遛,可以发现——
 
10万+只是打底,20万+是常态,30万+也不罕见。
 
图片
 

 

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涨幅能拉到60倍+,城市快速发展,土地也疯狂升值。

 

而沪指从开盘的96.05点,到现在的2930点,涨幅还不到30倍。

 

暴涨160倍的新股认购证是很牛,但这样的神话已经不可能再上演。

 

如果宝总不炒股,而是炒地皮炒房,现在会不会更成功一些?
 

开玩笑的。

 

图片

 

上海之所以成为世界性一线城市,房价之所以坚挺,需要像宝总一样的创业人才来支撑。

 

这座城市经济欣欣向荣的背后,也离不开金融最具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

 

图片
 
从西康路101号到浦江饭店,再到陆家嘴,到外滩,每一寸土地,都把金融深深刻进了DNA里。
 
/
 
有位做金融的朋友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在一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在全世界的空间尺度里,房价高地一直都是金融中心。
 

金融集聚之处,不仅占据城市核心、能吸附顶级资源,还具有改变城市格局的能量。

 

像纽约曼哈顿、伦敦、香港中环、上海陆家嘴…都是如此。

 

图片

 

广州也不例外。

 

你可以说广州金融做得不出彩,却不能说广州没有金融。

 

金融味最浓的珠江新城,是公认的价值天花板。

 

只是,相比香港,上海,深圳,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四大一线城市里,唯独广州没有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另一方面,广州虽然专门划出了一片土地来打造金融城,但由于某些原因,造城多年,真正落地的国际金融企业寥寥无几,还收获了“家具城”的戏谑称号。

 

图片

 

城市定位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金融发展格局的悬殊。

 

不过,从广州的近期的动作来看,还是有心关照金融业的。

 

但落户奖励补贴的提高,能不能真正吸引来机构的入驻,还有待观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