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房产 > 楼市新闻 >

学区房的本质是学区,房子只是载体

条评论

学区房的本质是学区,房子只是载体

各位奶爸奶妈们,基本上都知道一个理念,那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家长对小孩教育的“强大投入”在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都是真实的存在。只不过,由于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异,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也各不相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可能还要排在买房之前,因为,按当前各个学校的入学政策,户籍和住房融为一体。

教育的投入第一步便是名校,好的学校意味着什么,相信不说大家也清楚。不管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在家长群体中口口相传的名校对应的住房就日渐成为稀缺资源。当把优质学位和其就近对应的楼盘进行关联,学区房的炒作便开始出现。

学区房是一场另类的“炒房战局”?楼市新政中有家长受毁灭性打击

“学区房”引发的楼市热潮,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每年入学前,房价涨一波。个别地区个别住房本没有居住功能,但是由于可以落户入学的也被炒得很高。如南京一套近40年前的“棚屋”,面积只有13.2平方米,竟被买房人加价到200万;深圳一套31平方米的房源在2019年成交价是180万元左右,今年总价突破372万。原因是荔园小学是深圳的“名校”。北京西城区,一套仅有10平方米的老旧得不能称之为房子的住房,单价竟然达到45万元以上。

为什么,名校边的不能称之为住房的棚屋还能不愁卖,更不愁房价下跌。就是因为名校的稀缺。越是稀缺,越不会降价。当然,你可能会说,到其它学校上学也行。这肯定是可以的,只要你愿意接受不一样的师资,不一样的资源投入。

不过,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学区房管理也上升到综合监管举措、进入楼市调控文件。例如,上海推行重点高中“指标到校”、“指标到区”,全市重点高中都拿出60%左右的招生名额,在全市各区、各学校之间分配。北京多校划片,深圳、合肥、重庆等严厉打击炒作学区房、哄抬房价的行为。最近对学区房炒作的打击政策,也让部分刚买学区房的家长有一点措手不及,例如,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称,有家长说:对我们有房贷的业主是毁灭性打击。

有人说,学区房是一场另类的“炒房战局”,对那些经济实力不足以加入“炒房战局”的家庭而言可能不太公。而“学区房”越是受到追捧,基础教育资源便越倾向于“按财富分配”,严重违背了“划片入学”“就近入学”政策的初衷

随着学区房优化的推进,赞成取消学区房的声音越来越多。但是,专家马光远就发文说“学区房是中国教育公平的最后庇护所,取消学区房等于鼓励全面拼爹”。这样的观点是否有失偏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谈一谈。

不过,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学区房政策优化的目的是让蛋糕分配更公平,但是,并未改变蛋糕大小。也就是说,名校的总量或名校同等的师资及管理不增加的情况下,稀缺还是会存在。想办法进入名校的通道还会有新的办法出来。如果不增加优质学位供给,那么,名校在生源、师资和管理上的优势就会继续突出,这就很难改变大家对名校的追逐。

学区房的本质是学区,房子只是载体。解决学位房热,除增加学位供应,增加教育投入外,还应该着眼于本质问题,即如何“让教育归教育,让房子归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