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房产 > 楼市新闻 >

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调控“重锤”迅速落下

条评论

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调控“重锤”迅速落下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最近颇有点“风雨欲来”的意思。

先是楼市量价齐升,吸引了全国目光。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当月同比增速达到8.6%,较2019年底大幅提高了6.9个百分点,与之相比,二、三线城市同比增速分别为2.2%和1.4%。

进入2021年后,四大一线城市1月上旬成交量再创新高,环比超过12月份40%以上。

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调控“重锤”迅速落下。

上海加码调控,3年内按离异前家庭套数,提高增值税免征年限,严控房贷发放。

深圳对假离婚、代持、假流水实施“3年禁买”措施。

北京集中约谈各大中介,并说出“重话”:要逢涨必查、逢炒必办。

“囤房客”麻烦了?央媒发文,严查个人信贷,楼市“风雨”欲来

广州四大行的房贷利率整体涨价,其中,首套房从原来最低LPR+20个基点调整为LPR+55个基点;二套房从原来LPR+60个基点改为LPR+79个基点。变更后首套房贷的利率为5.2%,而二套房则为5.44%。

提高限购门槛,提升房贷利率,剑指假离婚,这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一出重头戏:经营贷。

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在去年5-6月份,深圳出现房价火热、排队“打新房”、百万喝茶费时,就已经见诸报端,套路被人们所熟知。

举个例子,如果你名下有企业资质,手里还有一套全款房子,就可以拿这套房子做抵押,最高评估价可达到7成,这笔钱贷出来再去买房。

个人经营贷款利率还不到4%,而房贷利率通常为5年期LPR上浮几十到上百个基点,约为5%到6%。

因为LPR去年调降,非对称降息路径下,1年期LPR的水平已经很低了,很多城市还给企业主贴息,短期贷款利率下降,房贷利率依然维持高位,有人就动起了歪主意,用低息的短期贷款拿来买房,等到房产升值后再出手变现。

也就是说,本来应该给小微企业的贷款,流向房地产市场,这也是前段时间北上广等地房价躁动的原因之一。

央媒新华社2月5日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购房者“变身”老板?经营贷从严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其中提到了经营贷流入楼市的路径:先为客户注册或过户一家公司,并伪造经营流水,让客户“变身”经营者。然后找垫资公司为客户提供一笔过桥资金来全款买房。待房子过户到购房者名下后,再将房子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经营贷来偿还过桥资金。

名下注册公司,找过桥资金,全款买房,把房子抵押出去,把高利率的房贷给置换掉,换成低利率、长期限的经营贷,这样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

对这类人,调控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继降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投放量、控制个人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正规渠道之后,监管层又通过严格管理个人消费贷、经营贷的资金流向等措施,全面堵截资金违规进入楼市。

上海银保监局1月29日发布通知,要求严格审核首付款资金来源和偿债能力,防止借款人通过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等渠道违规获取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资金。

“囤房客”麻烦了?央媒发文,严查个人信贷,楼市“风雨”欲来

北京银保监局1月30日也表示,将严查个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据21世纪,多数银行个贷业务经理确认,在监管加强的背景下,近期经营贷利率有所上调:“之前利率是4.35%,现在普遍是4.65%,4.35%理论上也可以做,但是审核趋严之后,几乎没有人能达到这个条件。”

在贷款金额方面,多家银行称主要是依据个人住房未抵押部分的60%-70%确定,也有银行依据个人住房未抵押部分和公司税后营业收入的1/3孰高确定。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监管严查资金进入股市、楼市,我们行前期对材料审核非常严格,后期也严密跟踪资金流向,几乎很难操作。”一家股份行个贷业务经理称。

一句话:“房产抵押”套利的囤房客们,这次麻烦了。

不管他们用的是经营贷还是消费贷,接下来极有可能会面临近年来罕见的“打压”,更严格的审批、来自监管和银行的专项核查,甚至抽贷、断贷都有可能发生。

“囤房客”麻烦了?央媒发文,严查个人信贷,楼市“风雨”欲来

事实上,这场违规信贷的“拦截”大潮,可能才刚刚开始。

从1月份开始,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出“限贷令”,给银行划定两条“红线”,限制房地产贷款占比和个人房贷占比,这是从资金的供给端调控。

另外,央行、住建部召集重点房企举行座谈会,与会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参与融资新规试点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参与试点的房企,从2021年开始,房企融资“三条红线”试点有望扩围,开发商的有息负债将会大幅压降,这是针对楼市“需求端”的调控。

现如今,各地对经营贷流入楼市开始“磨刀霍霍”,这是对购房者违规行为的加码调控。

显然,银行、房企、购房者,都已经被纳入到了监管的“大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