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不该把孩子入学和家长献血联系在一起

条评论

不该把孩子入学和家长献血联系在一起

“家长无偿献血100毫升,或向慈善机构捐款1000元可以加2分,在孩子小学入学时能起到正面作用。”近日,浙江金华武义县采取积分入学的相关规定引发质疑。不少网友追问这一操作是否合理,如此加分是否有失公平。
以家长献血的方式换取入学积分,确实值得商榷。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可见,让孩子“就近入学”,本来就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即便是随迁子女也不例外。这种责任,并不止于“可然”,而应该是一种兜底性的公共服务,即应该优先让孩子们有学上。地方政府任何制度创新、方法创新,都不能离开这个前提。
此前,受制于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一些人口流入地曾对外来人口子女入学设置不合理的门槛,这也导致很多地方“一位难求”。也因此,积分入学政策的出台,客观上是一种相对较为公开透明的入学办法。
只是,在资源紧缺目前还不能得到根本缓解的情况下,任何政策的出台都要谨慎。无论是献血积分、捐款积分还是引进人才积分,都让外界感受到家长的不易。孩子入学为什么这么难?这也是此事牵动人心的重要原因。
武义县外来人口很多。最新人口数据显示,武义常住人口46.2万,其中外来人口18.5万,占全县人口40%以上。如此庞大的外来人口群体,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按理说,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问题也应该是当务之急。
因此,当地应该从战略层面充分考虑40%人口的基本权利,真正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具体讲,除了持续完善积分入学等激励性措施,弱化献血、捐款等有争议的措施外,还应该从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层面拿出办法来,先解决“有学上”,再寻求“上好学”,让家长们看到当地政府的诚意。
实际上,此前当地媒体也曾报道,武义县一直致力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将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集聚 ’因素,加强县城、金武新城、桐琴、泉溪等重点乡镇的学校布局研究。”有态度也要有行动,要把好的想法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才能满足家长和孩子们的需求。
当下,各地对人才引进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能不能留住人,关键还在能不能留住心。总之,不该把孩子入学和献血积分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安心读书,不设置多余的障碍,让更多家长感受到当地的热情和诚意,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