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英国国家肖像馆馆长谈屏中之画与屏风之变

条评论

英国国家肖像馆馆长谈屏中之画与屏风之变

屏风,是中国古代最为传统的家具陈设之一,其最初的功能,是“可以屏障风也”。

有着绘画的屏风,是绘画还是雕塑?是艺术品还是家具?是道具还是表演装置?具有装饰性、功能性、建筑性抑或戏剧性?11月3日,“PARAVENTI:屏”在上海荣宅举行,与之对应的是米兰“Paraventi 屏:17至21世纪的屏风”和东京的展览也在同期展出。

三场系列展策展人由英国国家肖像馆馆长尼古拉斯·库里南(Nicholas Cullinan)担任,澎湃艺术就此专访了库里南,他将屏风视为历史上丰富而复杂的历史现象和中外交流的媒介,探讨古代东方文化如何接续当代艺术。

上海荣宅展览现场,John Stezaker的作品《屏幕-屏风》(2023)

屏风始于中国,出现在周朝晚期,起初是用于沉思和冥想的物品。隋唐时期传到日本,常常被放置在家门口,以阻挡鬼邪之气;后来屏风被引入西方,在此过程中解析了多联画屏与屏风之间不断演变的区别;在巴洛克时期,屏风被用作戏剧与歌剧中的道具;最终也即最重要的是,它们被19世纪和20世纪的众多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广泛采用,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基于此,米兰展览通过追溯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轨迹,不同艺术形式和功能之间的杂交过程,设计师与艺术家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新作品的涌现,来研究这些物件的历史和语义。

上海和东京主要展出了受该项目委托创作的作品,关注屏风如何受到现在无处不在的层叠、屏中屏等数字体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