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区域教育质量统筹

条评论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区域教育质量统筹

教育质量的多元主体,既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也包括学校所在区域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生家长。随着多元主体的教育质量意识逐渐增强,对教育质量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多元主体间教育质量观的一致性,有助于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协同施力,将成为影响区域教育质量的关键。

地方政府要强化教育质量价值引领。一直以来,地方政府通过持续增加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教育资源统筹等举措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相比投入更不容忽视的是政府对教育的评价、对学校的奖励都在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价值引领作用。地方政府要率先树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目标,引导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教育质量责任主体更新观念、改进行为,努力营造区域良好教育生态。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将是地方政府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重要载体。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区域教育质量统筹。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域教育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统筹管理职责,要努力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管理有队伍、有机制;要结合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分解细化出各学段各学科教育质量标准,科学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和基于监测结果的教育质量改进及效果评估;要构建和运行域内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增值评价机制,引导学校端正办学方向;要摸清域内同类学校生源发展水平的入口起点,关注出口增值,调动学校抓教育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学校间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学校要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内部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领导层的治理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与教学管理、学校文化等。构建以校长为核心、结构优化、制度保障、文化筑魂、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根本保证。

充分发挥校长的价值领导力。作为一校之长,校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明确好的教育质量应是学生群体的全体发展,是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兴趣、特长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学生发展过程的合规律和发展结果的合目的、合需要。要牢牢把握学生发展这一终极目标,并正确理解学生发展内涵即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全程发展。校长要基于学校历史和现状,讨论形成学校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开展围绕目标的过程指导和结果评价,以此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聚合指向目标的各方合力。

以结构改革提升组织功能。在不改变学校原有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前提下,强化各级机构的教育质量管理职能,突出教育质量管理效能。如强化年级组的质量管理职能,实现质量管理重心下移;强化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功能,实现质量管理关口前移。打造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的质量管理流程,实现质量目标到质量评价的闭合,凸显质量主线。建立随机听课、学生问卷座谈、教学质量抽查、学习质量档案等制度,使制定和实施制度的过程成为凝聚全体教职工形成价值共同体的过程。以明确的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促进全体教师形成自觉的质量意识、质量行为,形成托起学校不断改进、持续发展的质量文化。

以有效教学促进减负增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标准、着力过程、即时反馈的“标准—教学—评价”循环系统,实现有效教学,保障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指导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不断审问自己:我要带学生到哪里?我如何带他们到那里?我如何知道已把他们带到了那里?形成指向结果的目标设计、指向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确认目标达成度的教学过程与结果评价,形成目标—活动—评价的一致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努力赢得家长的协力。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教学开放、亲子体艺节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家长的学生发展观。引导家长多维了解孩子,正确看待孩子的综合素质,理性分析孩子的潜能,给予孩子多元发展的空间,与学校共同构筑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