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汽车 >

赛力斯一定不是华为的代工厂

条评论

赛力斯一定不是华为的代工厂

随着华为问界生态汽车的正式公布,有关赛力斯是华为汽车代工厂的说法越来越盛,但恕我们直言,赛力斯并不是华为的汽车代工厂,至少此前不是。

因为没有任何一家代工厂,会甘愿承担逐年扩大的亏损,甚至通过大发债券,背上债务去为甲方做嫁衣。

根据赛力斯近几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其经营性亏损逐年扩大,2019年扣非净利-8.84亿元,2020年扣非净利-23.08亿元,2021年扣非净利-27.93亿元,若2022年扣非净利以下限-38.5亿元计,赛力斯累计也已亏损近百亿元。

而被外界认为委托于华为销售的赛力斯,同时承担着连年攀升的销售费用。2022年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超过了30亿,和同期相比已然翻了4倍。

如果类比蔚来的代工厂江淮,赛力斯的“付出”显然超出了一个代工厂的职责范畴。毕竟江淮通过给蔚来代工获得的是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

仅是在2018年4月-2020年12月31日,蔚来就向江淮支付了超过12亿元的代工相关费用。2020年起,江淮利润由负转正。而2020和2021年也是蔚来销量快速增长的两年。财报显示,2021年江淮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13.4万辆,同比增长169.12%。其中为蔚来代工的约9.3万辆。

所以,在与华为展开合作之后,赛力斯显然并没有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代工厂,而是想借力华为的东风挤进乘用车市场。

只是,当赛力斯问界遭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时,这种合作关系能否持续到品牌“成年”的时候,未来就要考验双方的耐心了。

01

在华为与赛力斯的这场合作中,根据公开报道显示,智选模式下华为与整车生产厂家的分成大概是1:9。

若以一辆售价为25.98万元的问界M5车型为例,每卖出一辆车,华为能够拿到约2.6万元的分成,其中2%是华为的技术授权费用,8%是渠道的经销费用。

由此可见,华为在赛力斯问界上获得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资源的复用,包括一次性研发投入带来的长期收益,以及既有的华为渠道的复用。

根据问界官网,与大多数新势力类似,问界同样也有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体验中心主要负责客户体验和订车等售前环节,用户中心则多了交付和售后环节。其中体验中心分为华为授权店、华为智能生活馆及AITO体验展厅3种,用户中心则全部为AITO的授权用户中心。

2022年末,搜狐汽车统计了问界官网中体现的全国31个省市中的网点,共有门店约965家,其中AITO自建的渠道(包括体验展厅及用户中心)为243家,占比25.2%。其中很多西北地区及中小城市,主要是通过华为的门店覆盖。

众所周知,这种资源复用型的收入,其成本会随着销量的扩大显著摊薄,随之盈利空间会增大。

但承担着车辆制造成本的赛力斯却面临着另一种的现实,因为整车制造成本刚性很强。

根据三季报数据显示,赛力斯的毛利率只有9.8%,其中汽车产品的毛利率更是只有2.14%。对比造车新势力们,2022年理想汽车的车辆毛利率为19.1%,尽管是去年毛利率大幅走低的蔚来,也远超赛力斯,达到了13.7%。

当然,一些费用已经提前作为销售分成被划走了,但即便是还原10%的销售分成的影响,赛力斯的经营利润率应仍低于很多车企。

并且,有关商品流通费用对于整个经营利润的影响,本不是一家代工企业该考虑的,因为当代工合同签订时,相关产品的经营利润一般都会被锁定在一定区间。

02

换个角度来看,赛力斯牺牲了大量的当期收益,其目标当然是为了换取一个更为广大的盈利前景,它一度与华为这个金字招牌深度绑定,让外界觉得,它距离这个盈利前景似乎并不遥远。

然而,现在对于赛力斯来说,一个比较现实的挑战是,上述基于智选模式的绑定,已经不再唯一了。

随着华为与各方车企展开合作,曾经华为装载在赛力斯上的技术也不再唯一,极狐、魔方、阿维塔、几何等品牌搭载了鸿蒙系统以外,渠道也在被共享,此前阿维塔在渠道方面与华为有进一步的深度合作,阿维塔计划上半年将入驻20+华为线下门店。

与此同时,就在不久之前,AITO(问界)汽车在多个平台的宣传文案中,一改一贯使用的“AITO问界”,开始使用“HUAWEI问界”,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华为方面公开表示,问界乃华为生态汽车品牌。

通过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最话》了解到,目前,AITO及其LOGO商标属于赛力斯旗下的重庆潽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而问界的商标则属于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

2021年2月份,北京永安世达科贸先申请了问界的12类、9类商标,到目前已经布局了17枚问界商标。尽管北京永安世达科贸与华为、赛力斯的关联并不明晰,但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永安世达科贸与华为相关企业有过多次转让商标的业务往来。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曾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转让商标48枚,向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转让商标11枚,向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转让商标3枚。

更加令人迷惑的是,AITO及其LOGO商标的持有者,重庆潽康目前握有9个商标,但全部是在2021年,从一家叫做正德电子的香港公司转让而来。

除了在2021年3月底申请了三枚AITO商标,分别为7类机械设备、9类科学仪器、12类运输工具以外,2022年7月和12月,正德电子又分别两次申请了AITO的12类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