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专访陈湘生院士:韧性城市建设需地上地下一体化系统性的规划

条评论

专访陈湘生院士:韧性城市建设需地上地下一体化系统性的规划

“我们的基础设施低碳建造和运维事业还很艰巨,但是这是我们伟大而光荣的使命。”陈湘生院士3月26日在第八届中国(上海)地下空间开发大会上说。

陈湘生院士是隧道与地下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殊岩土工程、建井工程专家,先后在能源矿业、城市轨道交通和市政等行业主持或主参完成60多项各类科研项目。

陈湘生院士积极倡导韧性城、韧性市和全息感知智能韧性管理三维构成的韧性城市体系,以此支撑城市安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对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公共卫生安全越来越重视,韧性城市也首次被提升到国家规划层面。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发布的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中,便在“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中提及“韧性城市”。规划要求:“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

3月26日,陈湘生院士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关于韧性城市的专访表示,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和高效能利用对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以及支撑韧性城市非常重要。

同时,陈湘生院士强调,目前地下空间的开发在文脉继承方面不够,需要其他学科、行业的支持;此外,还需要地上地下一体化、系统性的规划。

 

 

陈湘生院士以下为专访实录:澎湃新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碳达峰 碳中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也提到了韧性城市这个概念。在您看来地下空间建设对降低排放以及建立韧性城市有怎样的重要作用?陈湘生院士

:就像钱七虎院士刚才在大会上说的,地下空间对降低排放的作用很大。首先,将地面的建筑有可能放在地下的全部放在地下,特别是那些我们不喜欢的,比方说堆放垃圾的、影响景观的、交通设施等放在地下,这样可以减少碳排放。然后把地面空间腾出来进行绿化,绿化就是负碳排放。所以地下空间是一举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