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科技 >

Grab裁员 互联网寒意席卷东南亚

条评论

Grab裁员 互联网寒意席卷东南亚

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集打车、外卖等综合本地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公司,是东南亚科技公司的代表之一。但这一次,巨头也扛不住了。

其此次裁员的全员信和全员会议中透露,此次裁员涉及到1000余位员工,约占总员工数的10%。这也被外界认为是Grab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甚至,中国互联网圈也对Grab裁员引发了一阵讨论——Grab在北京的团队也受波及,裁掉了10%左右。

事实上,在疫情刚刚开始的2020年,Grab也曾经进行过一次裁员,但那次被曝出的裁员人数为360人,远没有此次宣布裁员千人的影响巨大。

裁员消息后的第三天,即6月23日,Grab股票出现波动,股价大幅下挫5.11%。而整体上看,自2021年底在美股上市以来,Grab的股价已经下跌了约70%。

Grab的巨大裁员精简力度,以及去年9月东南亚另一明星科技企业Shopee的大裁员,几乎让整个出海东南亚的企业和资本都感受到一些负面情绪。一些过去喜欢投资东南亚的机构,也动作放缓,紧衣缩食。甚至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关于东南亚市场的质疑声音:“是不是东南亚互联网不行了?”“新加坡经济是否尚可支撑?”“Grab的现金流难道还有问题?”

实际上,几乎整个东南亚的头部科技公司,都跟中国互联网巨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乃至他们的业务模式也跟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异曲同工”。因此,Grab的大裁员,某种意义上也是东南亚科技公司在学习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后,一种阵痛的缩影。

真实的东南亚互联网大公司竞争,目前呈现怎样的生态?Grab全员信中提到的新的“运营环境”,也就是东南亚市场的商业环境,如今又有哪些变化?霞光社结合众多信息和采访,试图呈现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