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留住孩子们单纯朴素的内心

条评论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留住孩子们单纯朴素的内心

现在的孩子,竞争有多厉害,大家也看到了。无论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高中的孩子,甚至是大学的孩子,都在拼命努力的学习。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的孩子唯一的责任了。

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在一次谈论上讲到:现在的教育太可怕了,已经进入了全面竞争状态,这种状态如果继续下去,会有大量孩子承受不住的。

渠教授谈了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孩子的持久力、忍耐力,长久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爱与忠贞,才是我们教育最需要的。

现在的孩子太累了。

每天要上那么多课,要写那么多的作业,训练强度一年比一年厉害,就算放假也不例外。就算上了大学,很多孩子为了考研,还得夜以继日的学习。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下,哪个孩子能持久地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呢?

现在的孩子太苦了,日复一日的刷题,从上一年级到考上大学,整整十二年呀!真是因为他们对学习有如此大的兴趣吗?当然不是。

全面竞争的教育把孩子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持久力过早地用完了。所以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在真正从事工作后,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干什么都没有精神。更别说几十年如一日保持对某件事的兴趣了。

但教育最需要的恰恰是保护好每一个孩子的持久力忍耐力,让孩子能长久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唯有如此,才可能出现大师级的人物。

北大教授:我们的教育陷入全面竞争状态,很多孩子过早“夭折”

第二:无论你今天考多高的分,如果不能面对失败,不能再失败中挺过去,你就不是什么人才。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自杀抑郁,听不得一点批评的那 么多呢?看看中小学,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的一句批评而跳楼自杀的,我们的孩子怎么变得这么脆弱?

一个孩子如果心里如此脆弱,经受不住一点挫折,长大又能干成什么事呢?

居里夫人,没有经过上千次失败能成功吗?

哪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顺利的?谁不经受一点风雨?

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面对失败,不能在失败中挺过去,就算考上北大清华,也算不上什么人才。但现在,最多的就是这些人才。

全面竞争的教育下,越是优秀的人心理越脆弱,越受不了一点打击和批评,但这样的人算得上人才吗?

北大教授:我们的教育陷入全面竞争状态,很多孩子过早“夭折”

第三:教育可以有竞争,但不能让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处于竞争之中。

现在的教育已经彻底竞争化了,特别是孩子与孩子之间已经陷入了一个全面竞争的状态。

我们的考核制度让学生在每一个课程、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自我管理都要取得成功。而且学校的管理制度都极其严苛,学生抬头扭头,转动钢笔可能都算是违纪。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哪有出神发呆的时间?哪有谈恋爱的时间?更不可能去哪溜达溜达了?

目前的竞争牵涉到各个领域,从孩子们上幼儿园我们就宣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巨大的竞争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每一个人必须在一个标准系统里与其他每一个人作出区分。我们必须跟每个人都不同,还必须要赢他们。

但竞争的恶果呢?就像吸了大麻一样,任何时候的成绩名次都会是你的瘾,最后结果必然是大量的孩子因此而夭折。

北大教授:我们的教育陷入全面竞争状态,很多孩子过早“夭折”

卢梭曾说过:人类正因为从孩子长起,所以人类才有救。我们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进入到成人的状态,用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来扼杀教育,扼杀我们的未来。

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教育,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在一个学校里,遇到了一生中需要效仿的典范和崇敬的榜样。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留住孩子们单纯朴素的内心,让他们有能力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去追寻他们所敬仰的人。而不是在每一次的竞争中,“赢”得别人战胜别人,最后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