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为什么会有“母亲这种病”?

条评论

为什么会有“母亲这种病”?

最近,团妈看了一本书,书名叫《母亲这种病》,不是写给孩子的,而是写给那些没有得到充足的母爱、与母亲依恋关系不稳定的成年人。别看书名怪吓人的,内容文字却平铺直述,娓娓道来。作者冈田尊司作为一名精神科临床医生,运用大量的案例讲述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语、行为以及养育方式对孩子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患有“母亲这种病”的人长大成为家长后,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痛苦地发现,明明当初那么讨厌父母的口吻,现在自己却像“copy忍者”一样完完全全地学了过去。为什么会这样子?是俗话所说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吗?还是人都会变成“最讨厌的那种人”?

 

翻阅该书的过程,是剖析自我的痛苦过程。有些家长在不太和谐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童年的一些往事会再次浮现出来,其实,这也正是一个反思自己的过程,看自己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是否有偏差,及时复盘,实施修正。

 

不过,团妈要声明的一点是,作者虽然指出了母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但并不是将所有的责任和过错都推到母亲身上。母亲小时候与她的父母关系是否稳定,也会影响其养育孩子的方式。时代不停向前,父亲和母亲之间的责任分工也在逐渐改变,生活的压力也会令人充满不安。“与其说病因在母亲身上,不如说是在不能保护母亲和孩子的社会身上。”

 

作者提出,母亲与孩子的稳定依恋关系从婴儿时期开始,在成长过程中会一直经受考验,即使中间一度出现不稳定,只要母亲能诚恳做出改变,孩子就会有治愈的可能。

 

本文将分享一些文中的观点,家长不妨了解一下,同时也为自己的育儿之路上增添一些参考。

 

作者:冈田尊司

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作家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站在边缘性人格障碍、发展障碍治疗的最前线,一直致力于年轻人心理问题研究。主要作品有《边缘性人格障碍》《悲伤的孩子们》《脑内污染》等。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患有此症的人是对母亲怀有执念的人,往往表现在:想要获得母亲的认可,有时候表现得无比孝顺,有时候也会表现出另一种极端,总会令母亲头疼不已。还有一种孩子就像母亲的玩具娃娃,事事受母亲控制,事事依赖母亲,却在内心深处蓄积着对母亲的愤怒和不满。

 

他们中既有得不到足够的母爱而不断渴求的人,也有被沉重的母爱压得快要喘不过气的人。

 

小孩子出于对母爱的渴望,总想满足母亲的期待,但有的母亲会一直恣意控制孩子,即使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如果始终保持这种关系,孩子就无法形成自己的人格,进而影响自立。母亲要一点点放开孩子的手,如果犹豫不决,错过时机,孩子就很可能失去自立的机会。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作者认为,当婴儿期能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抚,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孩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稳定,便会有很强的抗压性。但不被母亲认可和喜爱的孩子,很容易有消极的想法,因为他们不管做什么,心中总会有一个不停说着“你真没用”的母亲,不知不觉中,孩子也会自我否定,他们的人生也是努力克服自我否定的过程。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作者的观点是,幼年时期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不稳定,婴儿时期表现出来的行为有:

拒绝离开母亲、多动、无法安静甚至脾气暴躁、淘气、固执以及采取故意让人为难的、攻击性的行为等。当青春期遭遇挫折后,还会呈现出焦虑症、进食障碍、抑郁之类的情感障碍,或者依赖不正常行为及药物、形成边缘性人格障碍等。

 

他们往往还会有如下症状:

// 自我否定:得不到母亲认可的人,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也有人伤害自己,还有人想要报复否定自己的母亲,有时候是直接攻击母亲,更多的时候是贬低自己,间接让母亲品尝痛苦的滋味。

 

// 扮演“好孩子”:他们小心翼翼看别人的脸色,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和生活,尽力取悦对方。他们小时候,有的因为母亲情绪不稳定,无法倾吐内心。有的因为母亲身体孱弱,说出真心话会对母亲造成损害,所以不得不忍耐。还有的是因为母亲控制欲强大,完全不允许孩子忤逆自己。

 

// 情感饥渴:幼年时没能对母亲撒娇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缺乏向人求助的能力。他们面对可以求助的人无法开口,于是转向危险的人寻求帮助,空虚的时候听到的甜言蜜语,也会当成真情实意紧紧抓住不放。

 

作者提到,这些人身上还有一些常见的特征有:追求完美、永远没有安全感、容易受伤和过激等等,因为母亲不是令人舒心的“安全基地”,他们缺乏安全感,容易被琐事伤害,遇到拒绝和否定,立刻就会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孩子与母亲的不稳定依恋,不仅在那些母子关系不稳定、与母亲之间存在矛盾、具有抗拒心理的人,那些外表看起来与母亲犹如朋友或者对母亲非常孝顺的孩子,也有可能单方面迎合母亲,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人生。

 

作者在大量的案例中发现,有许多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烦恼于不明所以的艰难感、空虚感、自我否定感,也有许多人纠结于自己为何痛苦,却始终找不到答案。为避免失败受伤,他们会逃避认真做事,也不与人坦诚相待,只能度过消极的人生。追溯起来,根源则来自他们小时候或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并不稳定,母亲没有给予他们充足的安全感。

 

当孩子长大成为父母,往往也不能与他们的孩子产生稳定依恋。当然,也有人最终克服障碍,培养出稳定的依恋,那是因为有父母之外的人充当了他们的安全基地。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如果母亲的态度没有恒定性,经常在不同时间与场合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孩子也就无法安心寻求母亲的宠爱,只能放弃向母亲撒娇,即使撒娇,也会害怕母亲态度突变而不安。本来还在大笑的母亲,突然大发雷霆,孩子会被恐惧和悲伤压倒,待在母亲身边令孩子感到威胁和不安,但又无法逃离。渴求母亲宠爱和自身行为招致危险两种矛盾让孩子的心情也陷入相反的状态,无法坦率地表达自己。

 

母亲自身缺乏强韧也是导致“母亲这种病”的原因之一。她们依赖他人、自主性不足、无法做出判断,并通过抱怨表现出来。比如那些从小看着母亲遭受家暴的孩子就算是这种类型。更可怕的是,此时,母亲满口牢骚,一边说着如果不是因为孩子自己就离婚了,一边却又对专横的父亲百依百顺,还把孩子想要反抗的手脚困住,要求孩子也不能忤逆父亲。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听着母亲的抱怨,对母亲怜悯,对父亲怀疑和批判,对父母都无法产生稳定依恋。

 

还有一些母亲自以为和孩子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自己和丈夫的离婚、结识的新朋友等等都与孩子分享。母子的职责颠倒了,撒娇的是母亲,安抚的却是孩子。孩子要扮演一个成年人,察言观色观察母亲想要什么样的答案,做出通情达理的回答。终有一天,孩子不堪重负,疲于应付。一旦抗拒和反对,母亲就会觉得外界给了孩子不好的影响,丝毫想不明白会是自己的错。

 

也有一些母亲给孩子无尽的溺爱来获得满足,看起来非常无私,却无法区分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从小被溺爱的孩子学不到掌控自己欲望的方法,不管想要什么母亲都会买给自己,这种孩子会学会幼稚的自私,永远依附于母亲。如果母亲能一直满足孩子的要求,关系还比较稳定。一旦改变,孩子不但不会感谢母亲,反而会恶语相向。

 

如果母亲总是讲述大道理,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思行动,要求孩子做“正确的事”“应该的事”。孩子一旦做不到,便会威胁要抛弃孩子,说他是折磨自己的“坏孩子”。从结果来看,孩子往往会被母亲剥夺自信打上了否定的标签。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不管是自己遭遇过“母亲这种病”,还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一旦察觉到,有修复的愿望,就有治愈的可能。

 

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母子关系不稳定,只要正视问题的存在,就能促进关系的恢复

 

当孩子开始批判母亲,母亲一旦开始辩解和责骂,孩子就会失去倾诉的勇气。孩子不想伤害父母,所以一直压抑自己想说的话,扮演孩子应有的角色。如果母亲能够正视和接受这种行为,保持倾听,理解孩子的心情并作出回应,孩子也许能因为母亲的一句话而得到拯救。

 

作者提到,在许多案例中,许多母亲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标明自己才是操碎了心的那个,谈论孩子时也往往给出负面评价,她们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否定评价才扭曲和破坏了孩子的可能性。对于这样的母亲,作者建议,即使尝试着离开母亲与之保持适度的距离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生有“母亲这种病”的人,很容易产生否定的感情和想法,为人父母之后,也会把否定性的话语挂在嘴边。成人的挑剔会令孩子痛苦,剥夺他们的自信和自我肯定。

“母亲这种病”:病因是母亲,患者却是孩子

为什么会有“母亲这种病”?

 

在本书的末尾,作者提到,这绝不是因为母亲失职。世界太过忙乱,母亲不得不承担许多其他职责,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导致母亲与孩子相互孤立,有时候连父亲的职责一并承担了。因此,作者在另一著作《父亲这种病》的开篇也指出:父亲的缺席容易产生“母亲这种病”,将母亲逼迫至此的“犯人”,恐怕还是父亲

 

当然,也有不少人并不认同此书的观点,认为作者在危言耸听,总是用一些反面案例来求证其论点,没有正面实例,无法起到指导的作用。团妈分享此书的观点,也并非为了加深父母的焦虑,相反,更多地是希望家长剖析自己,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惠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