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为什么大学生群体的平均素质不高?

条评论

为什么大学生群体的平均素质不高?

网购、打游戏、应付考试、素养缺失,现如今成为了多数大学生的代名词。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象引发社会关注,让人们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质疑——如今的高校教育只重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略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为什么大学生群体的平均素质不高?又何来这么多的刻板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打排位战和在手机上看娱乐节目、刷微博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量空闲时间,很多学子无法坚持也没有耐心去阅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大多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当问及戏曲、古建筑、乐礼等概念时,多数人对其印象模糊,也不愿去深思,远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熏陶。“我有时会想,在大学的这几年里究竟学到了什么?”大学生王宋萍说道,“读书的意义、个人的价值、挫折的应对,还是为理想奋斗?”有调查数据表明,在对某高校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在回答“学习有无计划”“课外大部分时间花在哪里”“对学习有无兴趣”等反映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时,62%的人选择“学习有计划”“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对学习有兴趣”,47%的学生指向个人学习目的的一类人中,10%指向他人学习目的的一类人中;在指向社会学习目的人中,有约4%,对于致力考研和努力学习的学生占多数,其目的都是为了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而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养成计划

 

学习知识的急功近利,一味讲求快节奏和享乐,本应早早懂得的道理和处世之道,却总是让人诟病。从社会层面来说,文化多元性令大学生眼花缭乱,在这个快节奏、快文化繁盛的时代,考级、考证等实用证书的考试,使得大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试教育和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不知“人文”为何物。高校本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的学府,可是现在大学生看的书以专业课本、英语、各类考级考研书目为主,对于如何培养人文素质的书籍却鲜有人读。受当前社会观念的影响,大学生会更加注重实际。掌握各种知识技能和人际交往会成为他们的首要关注。从家庭层面来说,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抱有一种言胜不言败的心理,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过于看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未能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性。从个人层面来说,沉醉于物质生活,忽略了个人精神文明的提升。

大学生在学校里面,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让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要想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就必须找出存在的原因,从细节、素养出发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我觉得学习好固然重要,可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也得自己做,这也是大学生们应该具备的素养。”民大园里正清扫道路的王阿姨表示,不能只注重学习,生活上的事情也需学子自己完成。把平时以学习和玩乐为重而忽略的小事,加入自己的素质修养课程中去,不忽略小细节。

于大学生而言,从书本中汲取、拓展知识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时事新闻,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和享乐中。“培养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开设情景模拟课程,锻炼情商,一方面教你面对挫折,另一方面教会你为人处事之学问,学以致用,这将会很有意思。”环资学院生物技术16级学生杨成说道,主阵地不止在课堂,也可在户外,从应试教育慢慢渗透到素质教育中去,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学校这一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促使学生全面成长,深层次的影响广大学子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在高校中,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的教育地位上,使学子们深刻认识和感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意义重大,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唯有将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素养的教育均衡分布,在高校的园地里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内外兼修,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才能使其得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