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中产阶级育儿,传说有五大鄙视链。

条评论

中产阶级育儿,传说有五大鄙视链。

01

三岁,原本应该是孩子们最无忧无虑的日子。

一位妈妈问我:“能推荐几个英语机构给我吗?”

我问:“你想学英语?”

她说:“不是,我想给儿子报英语班。”

他的儿子刚刚三岁,是我女儿的同班同学。

新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

一位妈妈问我:“有没有送二胎去早教班?”

我说:“没有。”

她说:“你还不赶快送她去早教,小心他输在起跑线上。”

我的儿子六个月,她的女儿刚刚两个月。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她还不算最早的,有些妈妈刚出生,就带孩子参加早教班了。

怀孕,是小生命正在孕育的美好时刻。

论坛上妈妈们的讨论非常激烈。

“你的孩子照四维有没有笑呀?我的可乖呢,对我笑了哦。”

“你有没有吃澳洲鱼肝油呀?一定要吃某牌子的哦,这样孩子生出来眼睛才漂亮。”

“你有没有做孕妇早教呢?一定要去参加课程,孩子以后很聪明的。”

中国的家长似乎长期处于一种强烈的焦虑之中,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旁人超过。

中国的家长似乎长期处于一种强烈的虚荣之中,生怕一不留神,就失去了赞赏。

所以出现了一种形式多种多样,但本质一直相同的育儿模式——攀比式育儿。

中国现代教育的现状:无处不在的攀比

02

中产阶级育儿,传说有五大鄙视链。

动画片鄙视链;旅游目的地鄙视链;兴趣班鄙视链;幼儿园鄙视链;早教机构鄙视链。

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和普通公立小学的孩子说话;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和不懂英语的孩子做朋友;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和不懂烘焙、钢琴或舞蹈的孩子玩耍。

于是,很多家长拼了命也要让孩子上名校;很多家长孩子在刚会说话时就送他去英语培训机构。

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会唱歌跳舞都太LOW了,不会冰球马球都不好意思和人说。

《月薪三万,也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在朋友圈里火得一塌糊涂。

企业当高管的老妈,月薪三万,却不敢为自己添置一件衣服,因为女儿的暑假就要来了。

妈妈晒出了女儿培训班与夏令营的账单,很多网友吓哭了。

也有网友直接质疑:“你是在炫富呢,还是在炫富呢?”

中国家长因为焦虑而不断烧钱,全然不顾孩子的真实需求。

这就是现代教育的现状:无处不在的攀比。

这样的育儿方式,就是“攀比式育儿”。

攀比式育儿,就是不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单纯为满足父母虚荣心而产生的一种育儿方式。

它违背了孩子自由天真的本性,强加给孩子不属于他们年龄段的负担,让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被放置在一个天平之上,任人评价。

中国现代教育的现状:无处不在的攀比

03

我也是攀比式育儿的实际受害者。

从小我就被教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所有的荣誉都应该是成绩带来的。

如果认真读书,就被大人夸奖;如果看电视,玩游戏,就被视为不务正业的坏孩子。

如果成绩优异,就成为众人膜拜的典范;如果考了倒数,就没人会提起你,你就被放在一个最黑暗的角落。

我还记得每年春节回奶奶家,奶奶都会对我进行攀比教育。

孩子,这次考得怎么样呀?年级第十?不错,加点劲,下次争取拿到第一名。

你看那谁家的孩子,考到南开啦。你也得努力考北大超过他。

这次拿了多少个奖状呀?没拿奖状可不行,你看那谁,这次拿了三个奖状呢。

当我上了大学之后,我突然感觉到一阵迷茫。

考题老师是提前透露的,成绩是基本平均的,除了学习与成绩,我的生活一片空虚,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未来的路该走向哪里。

看过一部中国电视剧。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因为成绩优异,从小就是父母炫耀的资本。

他上高中时,遇到心仪的女孩,两人相约一起去美国留学。后来,他偷偷报名了麻省理工,结果被录取了。

女孩子伤心失望,质问为什么说好的约定他不遵守。

男孩子说:“我是我父母的骄傲,好不容易考上的学校,我不能放弃。”

后来,男孩在美国因为担心挂科,偷试题,被发现。他为了不受处分,和一位中国教授的女儿在一起。

前女友知道了,问他为什么这样?

他说:“我的前途都系在她身上,我只能和她在一起。”

男孩在纠结着,痛苦着,做出一次又一次错误的决定。他的妈妈却骄傲着,自豪着,到处向人夸耀她这个“好儿子”。

这就是典型的“攀比式育儿”,把孩子推向了斗争的前沿阵地,他们在成绩的战场上拼的你死我活,却失去最宝贵的品质,失去了梦想与希望。

汪曾祺说:“生活,是很好玩的。”

在“攀比式育儿”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整日追逐却没有目标,勤勤恳恳却毫无生机。他们的生活只剩灰色,不再好玩。

中国现代教育的现状:无处不在的攀比

04

在育儿方面,我认为国外的育儿方式会积极很多。

我认识一对夫妇,二十多年前从墨西哥移民美国。

他们初到美国的时候,受到过许多人的排挤,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G。

有一天,G放学回到家很伤心:“妈妈,很多同学都不喜欢我。”

妈妈问:“怎么啦?”

G说:“同学说我棕皮肤很脏,他们嘲笑我,欺负我。”

妈妈说:“你没必要和他们比,你记住要和自己比。你皮肤的颜色是大地的颜色,这是最伟大的颜色。你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

从此G记住了自己是独特的,他不再和别人比,而是能客观地欣赏自己。

G的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他高中时候的故事。

G上高中时,个子很矮,只有一米六几。在美国,男性的平均身高是一米七七,他因此经常遭人欺负。

有一次上高中,几个大块头同学拦住他,把他推来推去,还嘲笑他:“你怎么这么矮?”

他没有惊慌,而是做出一个性感的姿势说:“I’m short, but I’m sexy.”(我很矮,但我很性感。)

他这一说,让几个大块头都笑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难为过他。

我对她的育儿理念很是好奇,问她:

在中国,我们有句话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中国的家长从小就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但是我感觉你们美国人特别悠然。

她也很惊讶:

是吗?什么是起跑线?你是说让他两岁三岁就学数学?太不可思议了。小孩子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成长,失去了属于他的成长空间,才是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

她不攀比,不炫耀,反而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任其自由发展。

这样的孩子,能看清生活的面貌而不自欺,能了解自己的能力而不自持。他们更自信、幽默,也更好玩儿。

中国现代教育的现状:无处不在的攀比

05

成都地铁2号线,一个小男孩一手拿着妈妈的手提包,另一只手垫着妈妈的头,而妈妈在地铁上睡着了。

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小男孩被无数人点赞,被称为“地铁小暖男”。

这一幕温暖了无数中国人,也令人好奇:什么样的家教能培养出来这样的孩子?

妈妈不接受采访,只低调回应:“成绩好不如品德好。”

香港女特首林郑月娥从来没请过一个工人,从小到大,孩子的饭都是她亲手做的,她也从没要求过孩子取得什么成绩。

两个儿子,中学在传统津助学校华仁书院就读。

“从来没有补习,也没有小提琴,也没有学奥数什么的。”

结果两个孩子都毕业于知名学府剑桥大学。

如果说“攀比式育儿”为的是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未来更具竞争力的话,那家长一定会失望的。

因为这样的孩子一直被放入父母为其设定好的社会体系中,除了学习,一无所长。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竞争,他们却往往是最脆弱的。

用爱与宽容教育出来的孩子,却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性,能积极应对外界的变化,也往往因此成为有智慧和有爱的人。

中国现代教育的现状:无处不在的攀比

06

但攀比之心是人的本性,达尔文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要人类存在,攀比就不会消亡。

但比谁家有钱,比谁住得好,比谁父亲官大对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那我们应该比什么?

我的朋友G告诉我,应该和自己比,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小暖男的妈妈告诉我,应该比品德,因为“成绩好不如品德好。”

林郑月娥告诉我,应该比陪伴和爱,因为陪伴和爱反而能“培养追求知识的热诚和动力。”

马丁在《我是演说家》中说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深思。

我们要比的,是在一个正向的社会体系里该比的东西。那就是:社会责任、个人奋斗、国家荣誉、精神的追求、丰富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