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武汉多小区测核酸要求持证拍照系用于家庭医生

条评论

武汉多小区测核酸要求持证拍照系用于家庭医生

    近日,武汉多个小区居民做核酸检测时被要求拍摄手持身份证照片,有的甚至被告知“不拍照就不给做检测”。
 
    在相关单位出示的承诺书和通报中,都提到此举是为了“后期建立家庭医生档案”。但居民们普遍表示事先并不知情。
 
    南都记者了解到,多地都出台了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予以补贴的政策。有武汉网友称,她所在小区合作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承认,每签约一个家庭医生服务,社区可以拿到160元补贴。
    事件
 
    搭核酸检测“顺风车”收集手持身份证照片
 
    18日,汪女士(化名)所在的武汉市洪山区花山街道碧桂园社区组织居民做核酸检测时,有一个步骤是手持身份证和写有详细个人信息的纸条拍照。她告诉南都记者,因为做核酸检测是官方要求,所以大多数人都很配合。
 
    花山碧桂园社区核酸检测现场。受访者供图
 
    “类似于他把这个东西放在一个非常官方的流程里面,然后让所有人以为这是国家要求的。并且当场是有警察的,所以大家都以为是官方布置的流程。”汪女士提到,除了网格员,还有一个社区人员也在收集居民信息。
 
    事后,有业主在网格群里提出质疑:“拍照究竟是做什么”?汪女士提供的群聊天记录显示,网格员对此回复称“是花山医院在收集资料”。
 
    网格员回复居民称“是花山医院在收集资料”。受访者供图
 
    还有居民当晚去检测点要求删除照片时,工作人员称“不删照片和信息就可以在花山医院看病检测优惠”。
 
    工作人员称“不删照片和信息就可以在花山医院看病检测优惠”。受访者供图
 
    据报道,江岸区西马街社区的孔先生也有同样的遭遇。
 
    他们一家按照社区通知,在小区门口进行核酸检测,被要求出示身份证,还要放在胸前拍照。虽然孔先生觉得有点不太妥当,但是工作人员表示不拍照不能检测,而且看到现场所有来检测的人都是这样操作的,孔先生一家也就照做了。
 
    后来孔先生致电市长热线、卫生局和防疫指挥部,都说没有在这个规定。最后他发现,采集小区居民手持身份证照片的是江岸区西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的是开展养老院的家庭医生资料采集。
 
    “不管你们做什么,用欺骗的手段盗用他人的个人信息,而且你是搭核酸检查的‘顺风车’,个人信息随时都有被出卖的危险”,孔先生说,“他们可能是好心,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应该征求居民个人的意见。”
 
    回应
 
    社区:拍照是为了给居民建立家庭医生档案
 
    汪女士透露,当天就有居民就被强制拍手持身份证照一事报警。
 
    花山街道派出所告诉南都记者,对居民采集核酸样本及拍照的工作人员均为花山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目的是保证核酸检测的真实性、准确性,且便于居民查询核酸检测结果。但他同时强调,公安机关在这次核酸检测中没有要求居民持身份证拍照。
 
    19日下午,南都记者致电花山碧桂园社区,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拍照片是花山医院做家庭医生建档的一个流程。“本来是想这一次给大家一起录,但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反映不愿意拍照,所以现在所有(照片)全部都删了,都不搞了。”
 
    但是,在花山医院负责家庭医生建档的胡医生(化名)并未承认这一说法。她表示,如果曾经生过孩子或者其他一些情况下,会自动建立家庭医生档案。这次拍照只是为了核对核酸检测结果需要,避免出错。
 
    南都记者从武汉卫健委了解到,每个街道都有一个社区卫生院,负责其辖区内的家庭医生服务。居民去社区卫生院登记家庭医生服务时,的确需要拍摄手持身份证照片,以证明是本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两个小区,江岸区的融科天城二期小区、解放大道光荣坊社区和江汉路某小区都有类似情况。在已经给出解释的社区通报中,均提到拍手持身份证照片与家庭医生建档有关。
 
    5月17日,武汉市江岸区官方微博@大江金岸就江岸区融科天城二期小区要求参加核酸检测的居民手持身份证拍照留底发布通报,称江岸区球场街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确保准确性和方便后期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医生保健档案,自行决定在对受检居民进行采样登记时拍摄居民手持身份证的照片。
 
    @大江金岸发布通报。图自微博
 
    西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邢院长则表示,他们的确在对西马街八个小区进行核酸检测取样过程中,为确保准确性和方便后期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医生保健档案,对受检居民进行采样登记时,拍摄了居民手持身份证的照片。
 
    目前,融科天城二期小区、西马街社区和花山碧桂园社区均已取消手持身份证拍照环节,已拍摄照片也已完全删除。西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承诺,如有因该批照片引发的一切后果由其承担法律责任。
 
    政策
 
    多地社区可按签约人头获得补贴
 
    公开资料显示,湖北省于2017年印发《关于推进湖北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开始在全省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根据《实施意见》,凡在常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或家庭,均可自愿选择与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一个全科家庭医生及团队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后,居民可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健康管理服务,还可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享受差异化政策。
 
    其中签约服务费用可将扣除成本后收入的主要部分用于签约家庭医生团队的技术劳务性补偿。
 
    有武汉网友称,她所在小区合作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承认,每签约一个家庭医生服务,社区可以拿到160元补贴。
 
    武汉网友称每开通一人,社区可获160元补贴。受访者供图
 
    南都记者搜索发现,多地都出台了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予以补贴的政策。
 
    比如《郑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意见(试行)》提到,将给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0元/人/年的签约服务补助,市与县(市)区的财政按照4∶6的比例配套。
 
    广东省也规定,有条件的地方财政可通过按签约人头补贴等方式,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予以适当支持,减免签约居民的自付费用,鼓励签约。
 
    不过,签约的前提是居民“自愿”。也就是说,未经居民明示同意,社区不得收集、使用居民的个人信息,更何况是人脸信息和身份证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
 
    “收集个人敏感信息时必须明确告知个人信息主体收集目的、使用、存储方式和安全处理措施等等,并得到个人信息主体明确的同意”,北京玺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贞对南都记者表示,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收集个人信息是违法的。
 
    汪女士表示,社区这种“夹带私货”的做法看上去比较轻微,但因为涉及人数多,尤其是疫情期间,大家习惯性地配合,“往重了说其实也挺吓人的”,因为不知道这些个人信息会被用在哪里。
 
    “我这一次最后悔的是没有提前自己去做核酸(检测),想着社区一起做会方便一点……没有想到会涉及到个人信息”,她直言,“如果我知道他们会借此收集我们的个人信息,我宁愿花钱去医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