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部分中药导致婴儿畸形风险翻倍

条评论

部分中药导致婴儿畸形风险翻倍

一项历时3年,对全国12省23家三甲医院的1万7千多名孕妇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在妊娠早期和孕前半年内使用中草药都会增加先天畸形的风险。

在妊娠期或围产期,保障宝宝的安全和健康是每位准妈妈最关心的问题,然而,药物的选择往往让她们迷茫不解,毕竟,因为用药导致胎儿畸形的故事在历史上并不鲜见。

上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反应停)曾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孕吐,但却因导致海豹肢等导致先天性畸形闻名;同样在上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己烯雌酚也曾被认为是一种“保胎神药”,但后来研究发现,它却可能导致生殖道畸形,且影响不仅局限于孕期,可能波及三代人,一直到1971年被禁用,据估计,仅在美国,就有五百万至一千万人接触了己烯雌酚,其中有一百万至两百万是孕妇。

沙利度胺类的故事使得人们在为准妈妈们选择西药往往非常谨慎,然而与使用西药时的谨慎相反,在亚洲地区,很多时候,中草药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选择,因为人们很少将其与副作用联系起来。这一次,最新的研究表明,中草药同样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先天性畸形。

早在2012年,一个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小组就曾在牛津大学《人类生殖》杂志上发表文章,报告了他们利用20种中药投喂给孕期小鼠所得到的结果。根据那项研究,包括菟丝子、红豆杉等在内的20种中草药,都会导致一系列毒性反应,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出现死产、产后死亡、出生迟缓或致畸等问题。

然而,由于特定中草药与胎儿不良结局,特别是先天畸形这种发生率较低的结局,需要较大的研究样本,因此孕期使用中草药与胎儿结局的关联很少得到探究,直到最近。4月19日,北欧妇产科学联合会的杂志《斯堪的纳维亚妇产科学报》(AOGS)上发表了一篇《母亲中药暴露与先天性畸形风险: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真实世界的数据,获得了文章开头的结论。

该项研究还发现了数个具有致畸嫌疑的中药成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意味着:“临床医生在向计划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女性推荐中药时应谨慎,并有必要对特定草药(如鸡血藤)的致畸性进行进一步研究”。

某些特定中药让孩子的先天畸形率增加了一倍多

这几乎是医学界第一次对于中药暴露与先天畸形风险关系的大型队列研究。

文章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生吴江南向《知识分子》解释:在此之前,有动物研究表明,怀孕期间常用的一些中草药与先天性畸形(例如骨骼系统异常)的风险增加有关,“然而,这些发现仅限于动物试验并且存在争议,且因为案例太少、动物与人群的差异等,无法进行明确判别。”

之前,也有过一些针对中药对流产、早产等妊娠结局影响的跟踪调查,然而,对于发生率较低的新生儿结局却鲜见研究。而这一次,从2017年8月到2020年8月,在12省23所三级医院招募的孕妇队列中,研究者在进行妊娠11-13周胎儿畸形超声筛查前,收集了孕早期疾病与治疗药物使用等资料,包含了围孕期和孕早期中药使用。随后,研究者通过随访获取其婴儿畸形等结局,从而探索孕前及孕早期超声筛查与药物暴露对胎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当然,中药影响并非这次队列研究的主要目标,这是一个针对胎儿畸形孕早期超声筛查价值的项目。据介绍,在这篇关于中药与胎儿畸形的论文之前,研究组已利用本次队列研究的数据发表了“早孕期胎儿超声软指标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相关研究,课题组也正研究其他暴露因素与畸形的关系。

在这项与妊娠期用药有关的研究中,1万7千多名孕妇被分为三个组:不使用药物,只使用西药和使用过含中药治疗。调查数据显示,扣除962名后期失访的孕产妇,1万6千多名孕产妇中,共有273名婴儿至少患有一种先天畸形,先天畸形总患病率1.63%,即每千名婴儿16.3例,其中,未使用过药物组的先天畸形发病率1.46%,治疗性西药(不包括叶酸、维生素等预防补充)使用组,胎儿畸形发病率为2.01%,含中药使用组的孕妇中,孩子先天畸形发病率3.46%。

与未使用药物的孕产妇相比,使用含中药的孕产妇,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病率增加了1.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后续的亚组分析表明:中药使用的致畸风险具有累计性,使用的中药数越多,胎儿畸形风险越高。

令人欣慰的是,本项研究发现,使用过药物的4417名受访者中,只有289名(6.5%)使用过中药。不过,对此,吴江南解释,这种情况可能跟研究中对中药使用的严格标准有关,例如,“需要在孕前六个月至怀孕期间内至少完整接受过一个疗程中药治疗,或是孕早期明确使用过中药的女性”才会被定义为中药暴露。那些虽在孕前使用过中药却“并未完成一个完整疗程”,或是孕早期使用了含有中药成分的药物却不自知的对象则不被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