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金融 > 保险 >

选择保险前的五个保险伪知识

条评论

选择保险前的五个保险伪知识

    保险公司倒闭了保单会没人管保险理赔难健康告知可以随便填返还型保险更划算买保险就选大而全的保险“全家桶”事实:在我国,保险公司很难倒闭,而且,就算真倒闭了,保单自有接盘侠。不论大小保险公司,保单都可以放心持有!
    我们国家对金融的管控非常严格,保险牌照也不是谁都能拿的到的。根据保险法第69条,设立一家保险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两亿人民币,但其实大部分“小公司”的注册资本都是几十亿起的,而且具备强劲的背景和雄厚的资金。
 
    不仅成立一家保险公司的门槛高,保险公司的经营还要接受保监会的严格监管,想要破产也很难。而且,即使一家保险公司真要到了破产的地步,保监会手中几百亿的保险保障基金也不会答应,因此不用担心手中的保单因为保险公司的破产而失效。
 
    所以,在选择长期险时,产品的保障功能和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保险公司并不惜赔。只要符合保险条款中的理赔条件,不管是哪个保险公司,都一定会赔,概无例外。保险条款和销售人员的套路才是需要留意的地方。
 
    以重疾险为例,无论是网上买保险还是在代理人那儿买,只要符合条款中重大疾病定义,就一定能获赔。市场上绝大多数重疾险,都是有再保险公司参与分保的,理赔款大头都是再保险公司掏,有人兜底,保险公司会故意不赔吗?如果想不赔就不赔,你当保监局是吃素的吗?你当法律是摆设吗?
 
    保险公司不惜赔,但是也绝不滥赔。如果发生拒赔,原因不外乎3种:①不在保险范围内;②在范围内,但没有达到理赔条件;③购买时没有如实告知。
 
    还是以重疾险为例,如果不符合保险条款关于重疾的定义,或者投保时故意隐瞒严重既往病史,保险公司都是不会赔的。如果买的是重疾险,却什么都给赔,或者只是名字一样都要赔,那重疾险价格得贵到天上去。
 
    事实:一定要谨慎对待健康告知,如果不如实告知严重既往病史,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的。
 
    商业保险为了尽可能控制风险,减少未来的理赔纠纷,会要求被保险人投保时必须是健康体或标准体。这个健康,并不是医生说没事就没事,而是符合核保要求,比如职业、体重、是否有严重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等。不同产品的健康告知会有区别,但是总体都不愿意接受风险太高的客户。
 
    为了尽快促成保单,在投保过程中,有些销售人员会说,健康告知随便填,过了两年一定赔,依据是保险法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会保护消费者的。《保险法》16条“不可抗辩条款”的实际规定是——超过两年后不能解除合同,不能解除合同等于一定能理赔吗?如果隐瞒告知,保险公司还是有权利拒赔的。
 
    温馨提示:买保险要趁早,千万不要等生了病,才想起来买保险。事实:不管是返还型保险还是消费型保险,保费中都有消费掉的保障成本。而返还型保险,由于通货膨胀因素,最后会发现返的钱并不值钱。买保险就是买保额,消费型保险才是正解。
 
    以返还型重疾险为例,保险销售员在推销时皆宣称“有病看病,没病返钱”。不管是否出险,都能获得赔付,要么返保额,要么返保费。业务员讲的天花乱坠,看起来好像买保障不仅不花钱,还能赚钱,不像消费型保险,没出险钱就亏了!Tooyoungtonavie!
 
    同样的保额,返还型保险的保费一般是消费型保险的2倍以上。我们姑且不考虑,如果出险,返还型保险的保费实际上要比消费型多1倍以上。单纯从投资收益角度讲,如果拿高出的保费去理财,收益将远高于返还型保险,没得重大疾病所返的金额。如果加上通货膨胀蒸发掉的价值,返的钱就更不值钱了。
 
    切记,买保险,保额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被返还等因素迷惑,背离了买保险的初衷。事实:保费预算有限,保障需求较高的人,大而全的保险全家桶,非常不适合。选择各项保障责任都可以独立投保的互联网保险,根据需要搭配组合,才是良选。
 
    很多人喜欢这类保险:通过一张保单,就涵盖了重疾、定寿、意外、医疗等保障,看起来非常全面,但这类保险,只是看起来很美。很多“全家桶式”的保单,看起来保障内容多,但是一方面捆绑了理财功能,另一方面各个单项保障责任价格过高,整体性价比偏低,导致有限的保险预算很难买到足够的保额。而买保险就是为了风险保障,保额才是关键因素,保额太低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买保险没有必要追求大而全,反而应该选择保障责任简单,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根据需要组合投保,才能实现保障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