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三川口之战:崇文抑武致国殇,过度自信惹来祸

条评论

三川口之战:崇文抑武致国殇,过度自信惹来祸

  "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其地则赫连国也。远祖思恭,唐季受赐姓曰李"。鲜卑的拓跋思恭后裔,一直盘踞在西北地区。一直到唐朝,他们的部落开始走向强大。背靠大树好乘凉,他们当时依附在唐朝的麾下,李家还为其赐了国姓。

  当北宋统一各国之后,他们又投奔到了赵家。为了和之前作出分别,宋朝皇室也给他们赐了国姓。在宋辽战争中,北宋接连战败。也让党项人对这个老大哥,有了分外之心。

  (一)、兵力孱弱际,外族自立时

  党项的酋长,也是世袭罔替的。李德明在世时,带领着部族百姓西拒回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他去世后,"昊既袭封,衣白窄衫,毡冠红里,冠顶上独垂红结绶,表异蕃众"。

  元昊上任,当即改回了本民族的服饰,表示其与宋的不同。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背后蕴藏着天大的野心。他想和拓跋珪那样,建立起一个纵横神州的帝国,想让世人皆对其俯首称臣。

  1. 胆大心细自称帝,大夏当强戮中原

  "元昊自先世并吞西土三十余年,聚中国所赐资财无算,外倚契丹为援,异谋日甚"。他得位后先是和辽国确立了姻亲关系,毕竟以他自己的力量,没有足够的信心对抗北宋。而且,他也害怕辽国人会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得到了契丹人的支持,他就有了狂傲的资本。"元昊迁延不出迎,及见使者,犹遥立不动,屡促之乃受诏,拜起,顾左右曰:"先王大错,有如此国,而犹臣拜于人耶"。仁宗遣使来访,他不出门迎接;而宣读诏书之时,他也不跪拜听旨。还对左右群臣说,父亲当年卑躬屈膝,实在是大错特错。

  很快,他就宣布夏国建立,自己为皇帝。还挑衅般的修书给仁宗曰"伏望陛下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敢竭庸愚,常敦欢好"。

  意思是两国愿意永修同好,如何如何。可是谁也知道,这就是在故意激怒北宋,好让其主动出兵,然后请求辽国介入。

  2. 左右摇摆不知措,过度自信惹来祸

  "月,元昊欲革银、夏旧俗,先自秃其发,然后下令国中,使属蕃遵此,三日不从,许众共杀之。于是民争秃其发"。

  元昊在境内大兴移风易俗之事,他要让本族人和宋人区分开来。得知以后的仁宗气愤之极,当即宣布夺去其国姓和爵位还悬赏缉拿。

  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始终拿不出合适的应对之策,到底该主动出击还是以防御为主,大家就此问题争执不休。而一向以纳谏如流的仁宗,也拿不出合适的主意。不过,还是象征性的进行了一番人事调动,其中有一条是让范雍知任延州。

  环庆路,有刘平等大将把守而且地势复杂,易守难攻;泾原路,紧密的分布着大宋的精锐弓箭手,至于熙州与河州,那是吐蕃与北宋的共有地盘,很容易陷入包围。只有延州"地阔远,而贼所入路颇多。又寨栅疏远,士兵至少,无宿将精卒,熟谙山川形势"。

  这都是元昊经过长期观察得出来的结论。他真正的做到了知己知彼,所以才能百战百胜。

  而北宋则是沉浸在自己的大国梦中。早已经忘却了几度北伐带来的伤痛。何况,宋朝是用文官当主帅,他们大都是纸上谈兵的泛泛之辈,根本不熟悉军事,一昧的盲目自信。还劝说仁宗"小小贼寇,不足为惧",所以北宋从一开始就对西夏不是很重视。

  (二)、宋军兵败三川口,西夏之军胜几筹

  元昊称帝时,虽然年纪不大,但世故老辣。他谙熟兵家之法,又因为没有足够的信心对抗北宋,因此亦步亦趋,走的十分谨慎小心。北宋方面,在自己的盛世祥和中无法自拔。君臣根本就没有将元昊放在眼里,这便导致了盲目自大的惨败战役:三川口之战。

  1. 本想不战而屈兵,误信谗言而零丁

  范雍有着"十大草包将军"的美誉,他本是文臣,不过自真宗朝就颇受皇家宠爱。也是仁宗极为信任的心腹之人。这个振武军节度使,是一个赵括般的人物。他能够率先发现延州的重要性,所以仁宗才派遣其去镇守延州。

  "元昊先遣人通款于雍,雍信之,不设备。"本来他是想着紧锣密鼓的筹备御敌之策,而元昊给他写信,称自己当初是一时冲动,不该擅自称帝,愿意再度重归于好。范雍此人仕途走的太顺利,因此没有什么防范之心。

  当即上书禀奏朝廷,百官们自是欣喜,皇帝听了也高兴。范雍本人更是觉得,肯定是他的大宋天军之威名,令党项人闻风丧胆所以主动提出和好。他如释重负,像立下了不世之功。于是,便松弛了防务之策。

  2. 大军失利全国惊,未曾料过此般情

  "一日,引兵数万破金

  明砦

  ,乘胜至城下。会大将石元孙领兵出境,守城者才数百人"。兵者,诡道也,就连元昊也没想过,范雍竟然对他的那番言语信以为真。金明寨之战,元昊里应外合,一举攻占,还割了李士彬的耳朵。

  此时,延州彻底的暴露在了西夏面前。城中的守军只有几百个人,石元孙又带人驰援土门。结果就是范雍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范雍吓的嚎啕大哭,还想着让李康伯前去议和,请求主动投降。不过李康伯并不是那种胆小怯懦之人,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范雍的请求。

  可范雍如何与元昊匹敌,而且城中守备不多,延州城危在旦夕。"义士赴人之急,蹈汤火若平地,况国事乎",得到消息的刘平率领不到三千人马驰援延州,而得到消息的石元孙也赶紧回援。

  可西夏的军队在万人以上,旌旗蔽空,尽管刘平和石元孙本事再大,恐怕也是独木难支。可他们视死如归,为了家国大义,万死不辞。

  (三)、崇文抑武致国殇,落败终究成定数

  北宋的武将们处处受到文官的钳制,经常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可文人们哪里懂得军事,不过是胡乱指挥罢了。

  如果一个人自己是什么样,那么在他眼里,别人也是如此。赵匡胤武将篡位,害怕他手下的武将也会再来一出兵变,因此想方设法的节制其权力。

  1.文官主政,忠奸险些蒙冤

  刘平明知道寡不敌众,却没有丝毫迟疑的前去支援。而元昊派出奸细,佯装成范雍的手下。误将刘平大军引入包围之中,他们有过疑虑,不过按照范雍的性格,他的确是会下出很多荒唐的命令。等到刘平彻底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

  刘平带着他的三千人马,与西夏鏖战三天三夜。身为监军的黄德和,擅自率兵逃走,不顾刘平安危。还反咬一口说是刘平已经投降如何如何。仁宗抓了刘平的亲眷,准备处死。好在朝野之上有很多明事理的大臣,及时的戳穿了黄德和之谎言。

  其实监军误国,早在雍熙北伐时就已经得到了印证。当时西路军的主帅是潘美,而副主帅为老令公杨业。但监军,实权比二人都大。王侁作为监军,执意要求主动出击,看到杨业被围,见死不救,最后宋军落败。

  刘平惨遭元昊俘虏,宁死不降,再也没有踏上过家乡的土地。而石元孙,回朝不久,就抑郁而终。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开国大将石守信的孙子。祖孙俩为赵家的江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当年,赵匡胤在赵普的建议下,拿掉了石守信的兵权;而石元孙,又险些遭受诬陷。

  2.当是泾渭分明,不该捧一踩一

  唐朝那是文武兼修,文官负责治国理政,武将负责上阵御敌。到了北宋,则全由文官们负责。他们大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仅有的作战知识,都是从兵书中得来,根本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仁宗朝,武将们该打压的已经被打压了,而新兴势力又上不来。

  "仁宗之世,宋尚称盛,元昊骚扰西陲,得一良将以平之,犹为易事。"蔡东藩说的这句话,一针见血。以宋朝的国力,完全不该受制于西夏这个撮尔小国。打不过辽国那还情有可原,但屡次败于西夏,实属不该。

  主要的问题就是纵观整个宋军,都找不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者。北宋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当真找不出可堪大任之人?当然不是。而是文官们不想让武将有出头之日罢了。狄青,勇武过人,只可惜他是"贼配军",在宋夏战争中始终得不到重用。

  后来凭借打败侬智高,获得了枢密副使的职位,就这还被文官们不断的抨击。最后,死在了自己人的声讨中。

  归根结底,北宋孱弱的原因就是重文抑武之策。文官们阻断了武将的上升渠道,不断的贬低其地位,导致他们懦弱而又因循守旧,长期保持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而文官身居高位,又不能拿出御敌之策,这样的军队又怎能胜利。

  结语:

  三川口之战,是宋夏战争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虽然北宋守住了延州,不过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倘若能够派一个武将来镇守,想必不会出现这种局面。文人们地位太高,所以普遍把自己看的也很高,因此很容易落入敌人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