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条评论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遍布我国境内的考古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遗址中有些残留有人类用火痕迹的过火红烧土文物,是传统土遗址中的特殊类型,留存久远,分布广泛,类型众多,是研究中华民族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见证。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国家在建国后投入文物保护和科技研究的力量逐渐加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多次做出指示批示要加大文物科技保护力度,这为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目前,关于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科技攻关。国外没有发现相关文献,国内的研究也只是些零星的样品分析检测报告。可见的有李乃胜、王昌燧、张敬国等对凌家滩“红陶块”的物相组成、烧成温度、吸水率与抗压强度进行了测试研究;李乃胜等对安徽蒙城县尉迟寺遗址红烧土排房建筑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古遗址中的过火遗迹部分,无区别于常规土遗址进行加固保护的报道有:周双林、原思训等曾使用非水分散体材料对兵马俑一号坑过火红烧土进行加固实验。

调查走访多个考古遗址现场发现:相同环境下,过火的考古土遗址其病害状况与普通土是不一样的,常见到一些红烧土遗址或遗迹的风化、酥粉、剥落、可溶盐结晶等病害较周围的土遗址更为严重,发展速度更快,这与我们的一般常识(烧过的土更加坚固,不易风化)大相径庭。多处红烧土遗址存在的这些病害已对遗址本体造成严重破坏,并威胁着遗址结构安全稳定,红烧土类文物的保护技术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而要解释清楚这类文物的病害原因,为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有效的保护技术参考,需要结合文物所处自然环境和红烧土自身的性质特征开展深入细致、专项全面的研究。

地衣等植物生长

粉化

开裂、垮塌与剥落

泛白

本研究所涉及的红烧土类文物主要是指过火的考古遗址、遗迹和遗物。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5个方面:①新石器时代陶窑遗址,例如河南的裴李岗遗址、甘肃的马家窑遗址、山东的大汶口遗址等,这些遗址在北方地区分布广泛。②新石器时代中期红烧土排房房基遗址,例如距今5500年左右的安徽凌家滩“红陶块”垒筑的墙体遗址,距今5000—4500年的河南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南阳黄山、邓州八里岗,湖北枣阳雕龙碑,安徽蒙城县尉迟寺的大规模红烧土排房房基遗址等。③东汉后期瓷窑遗址,例如定窑遗址、钧窑遗址、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耀州窑遗址等。④一些祭祀的考古遗址,例如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的女神庙,出土了许多过火的泥塑残片,以及残留过火的壁画遗迹等。⑤由于失火或者是人为放火形成的考古遗迹,例如秦始皇陵的部分陪葬坑遗址、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和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等,保存着大面积的红烧土遗迹。

笔者从实地调查和样品分析检测入手,结合红烧土遗址所处环境的不同,深入地对大河村遗址、钧窑遗址、牛河梁遗址和兵马俑遗址进行了病害调查,总结了不同环境下红烧土类文物的病害状况和特征。模拟制备了一批不同过火温度梯度下的红烧土样品,并进行了烧失率、微观形貌、耐水能力、耐盐结晶破坏、抗压强度、矿物组成等一系列分析检测,深入了解了土在不同过火温度后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推断出了几个典型的红烧土遗址的过火温度,分析总结了红烧土物理化学性能特征、病害机理与不同病害类型的形成原因。基本弄清了过火红烧土某些情况下容易粉化的原因,在遵循文物保护原则、学习借鉴国内外无机质文物保护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红烧土类文物加固保护材料选择实验,并对加固保护效果进行了检验,通过长时间的跟踪观察效果良好。

期望这些研究方法与得出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一线的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为有效解决红烧土遗址出现的各类病害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