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理想真不真,需要他人的认证吗?

条评论

理想真不真,需要他人的认证吗?

“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提起《月亮和六便士》,不少读者都曾被这一意象所触动。1919年,英国小说家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出版,小说围绕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行为活动,以“我”作为叙述者——一种第三者的身份,娓娓道来主人公的寻找自我之路。但很多人未必真的读懂了这个故事。

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谈到,假如我们认为思特里克兰德是在追求理想,以他这种方式,这本书整个的意义就是在告诉我们理想很可贵,要去追求理想。但是,第一,它基本就是一句废话,因为这个道理我们全都懂;第二,如果它的主题就是这个的话,那这个故事是有问题的,为了追求理想要抛弃生活,那理想和生活就是对立的了?主人公这样到一个荒岛上,离开文明社会,放下一切去作画,如果这才叫追求理想的话,难道我们文明社会的所有人都跟理想无缘吗?毛姆究竟在讲述怎样一个追寻理想的故事?

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第四讲,心理咨询师史秀雄与文学教授杜素娟回到《月亮和六便士》的经典文本,探讨理想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史秀雄/杜素娟 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5月。

满地都是“六便士”,

只有他在看“月亮”?

史秀雄(心理咨询师):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这部作品——《月亮和六便士》,非常非常出名的一部作品。它是跟人生的方向选择有关的。那么杜老师,你能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吗?

杜素娟(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好的。这本书其实很重要,我自己的学生我都建议他们必读,在课堂上我也会讲得很细。为什么呢?按文学的成就,就是作为正规的文学介绍的话,这本书的地位其实并不高,但是我觉得要进行人生教育,这本书太重要了!读过的人也比较多,很多孩子高中就读了,但是我发现一个现象——大家基本上没读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