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谭嗣同写下一首词,通篇气势磅礴,读来令人热

条评论

谭嗣同写下一首词,通篇气势磅礴,读来令人热

清朝的文人中有很多还有很有骨气,例如林则徐、龚自珍、谭嗣同等人,那都是满腔热血有血性的人,尤其是其中的谭嗣同,为了变法还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就是提醒当时的人们要有血性,可以挺起胸脯来做人。尽管清朝很腐朽,但是这些人却是在那个时代做出了表率,成为了民族的英雄。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后来的人们敢于反抗,敢于牺牲,革命终于成功了,现在我们才有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谭嗣同最后壮烈的牺牲,也是最为人们所敬仰,为了革命宁愿牺牲自己,无非就是告诉人们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提起这位历史人物,依旧还是能够感受到他的一片真诚,还有骨子里的傲气。作为当时的才子,谭嗣同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可是为了能够改革,他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却是最为令人感动。

文人也自有文人方式,除了生命之外,还有就是用手中一支笔写下自己对于改革的看法,同时也是提醒世人一定要实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振兴国家,而谭嗣同的同样有很多的这方面的作品流传于世,其中的这首《望海潮·自题小影》,那就是写得气势磅礴,整首词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唯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地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清朝的词人中如果要论名气的话,纳兰性德是最具有代表性,名气也是最大,不过像谭嗣同这些文人,他们的作品又是别具一格,并不仅仅只是关注于自己的悲痛之苦,更多的还是关注于整个国家,正是这样的一种写作方式,令他的作品显得很有气势,每一首都很独特,在这首词中,他正是把自己对于改革的看法,还有当时的一种感受,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词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谭嗣同写这首词时刚刚18岁,写于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这个时候整个大清王朝其实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尽管此时戊戌变法还没有开始,可是谭嗣同已经知道应该要变法了,所以在这首词的上片,便是写得很有气势,曾经我走马闯北,如今我又再一次来到这大西北,一路上风尘仆仆经历众多山河关隘,人的外在的样子那是改变不了命运,此时内心的悲痛又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是回头想一想18岁的光阴转瞬即逝。从春梦中还能够醒来吗?细雨正在滋润着万物,还有细腻的春风,小影中的人显得很孤独,在这么一个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的季节,只好是独自孤独。即使只剩下一瓶花,那么也就足够了。

那么词的下片写得就更加有趣,也更加的伤感,我刚刚从故乡来到这个地方,可以说是饱经风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早已变了样子,只好又是独自叹息。镜子里的自己满脸风尘,觉得自己的变化很大,再也不是从前的样子了,难道是由于我醉酒后发红的脸改变了模样吗?只好是拔出佩带的宝剑想要高声歌唱,有多少侠骨柔情,经得起揉搓?其实说这个人就是我,睁开眼来细看之时却是难以相信。

谭嗣同骨子里的那种侠客精神,还有他敢为天下的勇气,那都是令人感动,在这么一首词作中,他正是把骨子里的悲痛之苦,还有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以一种极为悲情的口吻描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读来也是令人热血沸腾,如此有趣的一首词,那也是最值得我们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