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多市地铁轻轨被叫停,什么情况?

条评论

多市地铁轻轨被叫停,什么情况?

2022年,继城市扩容浪潮,高楼高密度商品房玩法,还有高端大气的超高层写字楼地标打造热度……等等“摊大饼,比高度,冲密度”的地方经济发展传统路数,越来越多被国家叫停之后,地铁审批也开始全面收紧了。

地铁审批门槛,悄然收紧,但其实早有端倪:

根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细化城轨审批条件,不受理不具备条件的城市和一般地级市的首轮建设规划;同时规定开通运营三年后客流不达标的,不能上报新一轮建设规划。

这意味着,没有地铁或轻轨的城市,在短期内恐怕很难获得建设资格了。

而已经有了地铁的地方,如果客流强度不达标,未来地铁路网大幅扩容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事实上,这个趋势已经变成了现实:从2020年以来,申报修建地铁的绝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基本上全都被国家拒绝了。

特别是对于原本寄希望于凭借地铁修建立项和实施,能够名正言顺拿到地方专项债额度,缓解当前财政紧张困局,以及拉动或者稳住当地楼市房价的城市们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其实,地铁轻轨建设审批收紧的这个动作背后,是中国经济结构深层次调整的一个重要信号。不止于房地产经济,大国规划的思路和考量,并不简单。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对近年来地铁建设审批遭拒的城市这个事件的全面,有依有据的复盘和梳理,挖掘本质,有深度,有态度的对国家的考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后续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进行理性研判。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事件复盘:多市地铁轻轨被叫停,什么情况?

 

说话要讲究一个有依有据,多地的地铁、轻轨项目,被叫停或搁浅。这不是什么小事。

事实上,2021年以前,也就是最近2-3年的时间里面,只有芜湖、绍兴、洛阳在新规出台之前,拿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入场券”。

机会一错过便不再有。没有赶上“末班车”的城市,只能慢慢等待了。而这样的等待,根据城市地铁申报的新规来说,已经不是规定的问题了,而是想要地铁的城市,有没有资格的问题了。

国家对地铁建设的“收紧”,其实早就开始。

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即52号文,就将轨道交通修建门槛显著提升。

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分别要达到300万人和150万人以上,GDP要分别达到3000亿和1500亿,财政收入要分别达到300亿和150亿以上……

而2021年以来的进一步“严控”,意味着门槛继续提升,这直接断了那些仍在积极争取的城市的念头。

所以,2022年,山东潍坊,湖南衡阳,广东惠州,浙江温州……等等的三线城市,地铁申请遭到了国家的拒绝。

事实上,在此之前,内蒙古包头的地铁项目、陕西宝鸡的轻轨项目,要么被叫停,要么主动暂停。

不仅如此,就连早已有了建设资格的二线省会,地铁规划也出现了明显缩水。

成都在新一轮规划中,将轨道交通线路从55条减少到36条,整整少了19条;

南宁最新规划的地铁线路,相比之前也出现了大幅减少。

全国地铁审批门槛,悄然收紧,已经成为了现实。

近日,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在回复网友“潍坊是否满足轨道交通建设条件”的留言时表示,城市轨道交通仍执行“严控政策”。

 

网友在留言中提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51号令发布,请问国家对第一轮申报轨道交通的城市是否已经放开?如果放开了,潍坊是否符合条件?”

对此,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回复表示,该局近期通过多渠道向国家发改委了解有关信息,得到答复是“城市轨道交通仍执行2021年9月的严控政策,国家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建设规划”。

这个答复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去年6月,湖南省发改委在回复网友的相关提问时,就透露:

国家已经不再受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申请(即首轮规划)、已有地铁的城市从严控制新一轮建设规划审批。

两座城市的相关部门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无疑说明“不再受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申请(即首轮规划)”,确实是已有明确规定。大家对此无需再怀疑了。

这直接意味着,至少到2025年,我国的城市地铁版图上,都很难再出现新面孔了。

成都地铁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地铁建设叫停背后,一本不能不算的“经济账”

 

地铁梦,对于很多城市,特别是想要在城市地位和规模档次上往上够一够的城市而言,绝对是心心念念的一件大事,比如广东的惠州。

或许没有去过惠州,不了解惠州的朋友,是很难想象,一个城市会对地铁有着怎样的执念和想象力。

下到房产中介,再到深圳惠州两地双城记的打工人,还是再普通不过的惠州本地人,其实对于联通深圳的地铁的期盼,都有点走火入魔的味道了。

说句不夸张的,做梦都想,“房产中介和房地产公司造假消息说地铁确定了”,都成为了大湾区的一个笑梗。

建地铁需要满足三大条件:

1、年GDP达到3000亿元;

2、财政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3、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上。

惠州为了建地铁,可以说是拼尽全力,不过当时是因为惠州的城区常住人口未达标。

七普过后,惠州市区常住人口终于达300万以上,各项指标都符合申报要求,以为地铁梦就要实现了。

谁知道国家又下发了新的通知,表示惠州虽然三个指标符合要求,但又新增了一项。

要求拟建地铁线路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这就是2021年新规的收紧新动作)

图片来源:网络

就这要求,别说惠州不能建,就现在大部分已经修建了地铁的城市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2021年只有9个城市是符合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的,分别是北上广深、成都、重庆、杭州、西安、长沙。

图片来源:搜狐城市

惠州的遭遇,其实很有代表性,和惠州情况相似的城市,其实就是中国当前数量基数最大的那么一个城市群体。

惠州的遭遇证明了一个现实:国家短期内,是不允许很多城市再建地铁了。

说到底,地铁建设光鲜亮丽,但是背后的经济账,或许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概念有多可怕。

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分析,地铁或轻轨,不仅建设成本高昂,每公里造价动辄过亿,最高甚至超过5亿元/公里,而且维护成本不低,连一线城市依靠地铁运营本身都难以盈利,更不用说二三四线城市。

根据最新统计,在24个主要城市中,虽说只有杭州、西安地铁亏损,但绝大多数城市都是靠庞大的财政补贴,来保持低利润的。

图片来源:网络

至于最赚钱的深圳地铁,靠的也不是票价收入,而是地铁物业、房地产开发以及持股万科等带来的投资分红收益。

事实上,又有多少城市拥有北上广深一样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没有足够庞大的客流,地铁的规模效应和边际成本递减效应就无从体现。

2021年以来的进一步“严控”,意味着门槛继续提升,这直接断了那些仍在积极争取的城市的念头。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源自经济整体降速带来的地方财政压力。毕竟,地铁从修建到运营,都是一笔不菲的成本,真的不是一般的城市能够“玩得转”的。

在过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膨胀的时期,这样的成本还可以说不难“消化”,而到了现在,房地产下行,人口进入负增长,多地财政亮起红灯,甚至连公务员也不得不减薪,地铁建设背后的风险问题,已经无法被忽视。

为什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地铁常年破旧肮脏,缺乏维护保养,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一个整体城市财政缺乏持续增量的情况下,对于地铁这样的“碎钞机”级别的配套设施,有心无力。

想要地铁本身的运营收回成本基本不可能,就连人口密度和经济增量的中国一线城市都做不到。那么,原本就人口基数不足,经济缺乏增量的中小城市来说,地铁建设,得不偿失。

地铁因为快捷便利,有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学效果,那就是能够一定程度上熨平地段给房地产赋予的价值,也就是拉平房价,让地铁沿线的房地产出现明显升值,很多城市的小算盘并不复杂,那就是指望地铁的修建能够拉动和托举房价,进而提升土地财政的效率和价格,毕竟修地铁的钱可以通过借专项债实现,而土地财政可是收到地方政府自己的口袋里面的。

逻辑没有错,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穷人透支买奢侈品”,或者说“提前消费自身能力和收入不匹配的商品”,隐患很大。

连首都北京一年都需要地方财政补贴200多亿才玩得转,那对于人口持续流失,地方经济除了土地财政缺乏产业增量和想象力的中小城市,修地铁的钱最后大概率会变成地方难以解决的长期重债,还谈什么以后?

这本经济账,国家看得比地方更准,中国的地方政府是不能破产的,所以国家按下了停止修建地铁的按钮,其实是明智理性的选择。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研判: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之路,必然需要寻找全新的方向和模式了

 

地铁建设的放缓,不会是孤例,但可以看做一个重要的信号,未来在新的经济周期下,还可能会发现很多与过去城镇化高歌猛进时期完全不一样的变化。

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差距继续拉大,已经是一个可见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城市是否有地铁,而且能否保持地铁的修建成本债务顺利偿还,以及后期地铁运营的质量保障,无形中就给这个城市的经济地位和发展资格,做了背书。

没点造富效应和管理能力的城市,玩不起,也玩不转轨道交通这个烫手山芋。

这其实就明确了,未来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之路,要从金融倒爷,转向实干的企业经营模式了。

金融倒爷,不是个坏词,事实上这是曾经绝大多数没有什么核心产业,优势经济竞争力的普通城市,不约而同的最优选择,而这个金融的撬动支点,就是房地产经济关联的土地财政。

为了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撬动效应,就必然形成土地财政依赖,为了推高房价地价,无所不用其极,政府迁址为新区站台都是常规操作,很明显,到了2022年,这个模式国家已经明确不准玩了。

所以,对于接下来,失去了地铁规划可能的很多中国的中小城市而言,必然会面对两个现实的考验:

1、地方房价的持续承压,地方政府维系房产价值稳定将成为必然的课题;

2、专项债用于地铁建设收紧,意味着债务驱动的基建发展模式受限成为必然定局,后续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回归实体,去寻找全新的方向和模式了。

 

很明显的一个现实趋势,很多城市的财政,要做好真正面对苦日子,手头紧的挑战和冲击了。这就是时代的力量,不容置疑,没有幻想。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地铁审核收紧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追求,从面子走向里子的一个关键信号

 

时间来到2022年下旬,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趋势,其实还有很多人认为房地产经济还有想象力,接下来经济恢复和复苏还是要以来房地产经济的拉动。

这不仅仅是民间和舆论的一种看法,其实对于很多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一种共识。

共识这个东西,要建立起来容易,但是要打破就非常困难了。何况过去几轮经济压力出现的阶段,都是房地产经济这个夜壶发挥了主要积极拉动作用的。

不仅仅是共识,还有惯性。所以国家的态度,至关重要。

地铁审批收紧,表面上有经济账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其实还是针对房地产经济的地方依赖戒断。

中国房地产经济关键的问题,不是什么房价高低,也不是什么数量规模泡沫,而是整个中国经济环境中,大量资本过度集中,形成了资本过剩的风险。

这是温铁军先生提出的观点,当然,从国家的主线态度来看,国家对于房地产这种吸引大量资本,并且不具备什么对外竞争力的国内资产市场的看法,其实本质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如果中国的GDP都堆在了钢筋混凝土上面,科技被卡脖子,产业升级被全面遏制,未来拿什么来保障中国实现对外崛起,对内复兴?

GDP不能只要面子上的好看,更重要的是要有里子的核心优势。

这就是地铁审核收紧,国家释放出来的态度信号。

 

当然,这样对社会资本的管控动作和系列配合,必然会带来阵痛,而当下,就是这个阵痛的持续阶段。

有的人,面对阵痛,能够痛定思痛,调整惯性思维,进而适应趋势;

而有的人,直到痛死,依然执迷不悟。

看懂国家的态度,看清未来的趋势,很重要。

 

以上,就是对多个城市地铁梦停摆的事件,进行的一次专题分析和研究,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