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离散74年,他终于和妻子“重逢”

条评论

离散74年,他终于和妻子“重逢”

田发春的骨灰坛被一块红绸布裹着,背在抖音寻人志愿者刘德文身前。

他们搭火车从高雄出发,到台北后改乘飞机,越过海峡,落地北京。这条回家的路,田发春“走”了74年。

田发春的孙子,田念春提前一周在软件上关注了航班信息。他在手机上看到飞机起飞、降落……他以为自己会是喜悦的,但见到爷爷骨灰的那一刻,内心还是揪了一下,“以这种形式回来,还是会遗憾”。

他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年爷爷慢点走,或是换条路走,返乡前夜的车祸可能就不会发生,一家人的故事或许会有所不同。

田发春去中国台湾省后的74年,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时代也不同了,但对田家人来说,有些大江大洋仍然是越不过去的坎儿,有些生死牵绊也并未随时间流逝而解开。

田发春的骨灰抵京第三天,朝阳陵园的一处双人墓穴前,刘德文拿出准备好的红绣球,系在墓碑上,一边系一边问“系正了吗”。

抖音寻亲志愿者刘德文

抖音寻亲志愿者刘德文

时隔74年,田发春和妻子葛秀珍终于团聚,以合葬的形式。

两人在上世纪40年代结为夫妻,那个年代,有太多仓促的告别。1948年,田发春作为空军部队文书士官,接到命令赴台湾省。

按照规定,他可以带眷属同行,但葛秀珍以为“出差几天就回”,便没有一同前往。然而,人生的遭遇哪是人能估算。那天之后,两个人被时代连根拔起,再随手散成飘萍。

田发春离开时,他们的儿子只有8个月,等到他的音讯再次传回大陆,儿子已经完婚。

1981年10月中旬,时隔33年,葛秀珍收到一封田发春的书信。收信地址是她结婚时的住所,已经搬家多年,信是派出所通过户籍信息转寄的。几百字难以尽述几十年的分离,但两人终于恢复了联系。

从1981年到1987年,田发春陆续寄来20多封家书。一封信寄来,全家人轮流看,分别写回信。来回的信件要经过美国中转、抄写,辗转多日,有时回信刚寄出,新的信又来了。

1981年-1987年田发春寄回的家书

1981年-1987年田发春寄回的家书

据信中所记,他为了回家曾试图借道美国、南美等地,但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成行。虽然如此,一家人心里都存着期待:只要人在,总会团圆。

1987年10月15日,台湾省开放探亲,3天内,返乡登记人数破3万。按照计划,第一批返乡老兵将于那年12月出发,田发春是其中之一。

彼时,田发春逢人便说自己要回家了,还四处打听应该带什么特产。然而悲欢离合都是刹那,就在回家前一天晚上,他骑着自行车外出购买伴手礼,遭遇车祸。

据在场的乡民说,他被送到医院时,意识还清楚,对赶来的朋友说:“我不甘心。”很快,他已经说不出话,只能躺在那里流眼泪。抢救持续了一夜,田发春还是倒在了天亮之前。

那一年,田念春4岁,对爷爷的离世没有具体的记忆,只隐约记得当时家中的氛围,似乎是一种巨大的悲痛。

时代丢给葛秀珍的煎熬又被命运延续。在田念春眼中,奶奶是一个外表坚强,内心孤独的人。早年工厂分房,葛秀珍因为有孩子分得一套独立住所,但她主动申请与工友同住。

田念春记得,奶奶房间的桌子上,玻璃板长年压着几张爷爷的照片,但人心上的褶皱总也压不平。

田发春(右)寄回的照片

田发春(右)寄回的照片

葛秀珍去世前两年,已经有些糊涂,有时连身边的家人也认不出,但会突然说起结婚时的老房子。

老房子在北京后海一代,也是她为自己选好的归处。她很早便交代儿孙:待她百年,不要墓葬,将骨灰撒到后海。田念春明白,奶奶不想孤零零地在地底下。

2020年秋天,葛秀珍去世。殡仪馆寄存骨灰的期限是3年,田念春决定再给团圆一次机会:3年为期,将爷爷带回家。而全家人都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这件事他已经努力了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