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旅游 >

这景象,不在江南,就在西北!

条评论

这景象,不在江南,就在西北!

鸭群在稻田嬉戏,虾蟹爬满河渠,田野间铺满一幅幅巨幅稻田画……

 

你可能很难想象,这稻丰水美的景象不在江南,而在贺兰山下一个名为四十里店的地方。

 

位于宁夏贺兰县中部的四十里店,距离黄河不到15公里,全村有18个自然村,3800多人。滔滔黄河水灌溉出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让贺兰山下的这方水土,变成了“鱼米之乡”。

 

前些年,四十里店村民用土地入股,建起“稻渔空间”农业观光园。除了水稻和鱼塘的产出,观光旅游也能为当地人带来不菲的收入。

 

2022年,村里接待游客超过30万,全村的总收入高达8000多万元。靠着“一地多用,一水多收”的立体种养模式,四十里店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因渠而兴

四十里店能有如此丰饶的景象,还要从一条唐徕渠说起。

 

唐徕渠在秦时已有雏形,汉代正式修建。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朝廷在贺兰山下屯垦戍边,修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由此在西北大地上形成一片丰饶绿洲。唐时又重修了汉代旧渠,是为唐徕渠。

 

此后数百年,唐徕渠几经疏浚,一直发挥灌溉作用。到南宋末年,战乱导致河道荒废,田地荒芜,这片久负盛名的“塞上江南”变得满目疮痍。

 

元初,郭守敬奉命到宁夏治水,他觉得唐徕渠年年淤塞,年年疏浚,不是长久之策。于是重新规划水渠走向,减少河流弯道,希望一劳永逸解决宁夏水患。

 

为了不影响春耕,郭守敬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修复唐徕渠。当地百姓也全力配合,组成修渠队伍,齐心协力修复了这条长达400多里的唐徕渠。

 

重修后的唐徕渠,在此后的700多年里,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灌溉系统。人们沿着水渠开垦良田,修建房屋,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一渠清水浇灌了万顷良田,成就了如今的“塞上粮仓”。以唐徕渠为代表的宁夏引黄古灌区,在2017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一地多用” 粮食美景双丰收

老赵是当地观光园的负责人,原本在城里做稻米加工生意,十多年前的一次经历,让他下决心回到家乡。

 

当时他回四十里店收米,走了几户人家后发现村里米的品质都不高,根本卖不上价。看到农民辛苦一年却收入不多,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老赵觉得不是滋味。

 

2010年,老赵回到了四十里店,重新当上了农民。为了更好的把大米卖出去,老赵和村民们成立了合作社,开始用现代农业的方式,种植有机水稻。

 

水稻品质的提升,让村里人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好了大家也有心情出去走走,2016年村里的一次组团旅游,让大家看到了新的发展机会。

 

那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彩色的稻田画,原来稻田不仅能产大米,还能变成风景吸引游客,“一地多用”的理念让村民们大受启发。

 

第二年,老赵就把稻田画引进了四十里店村,开始建设农业观光园。开发稻田画不是件容易事,为此,村民们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帮忙。然而由于田埂高低不平,稻田成熟后的效果令人大失所望。

 

一次不成就再试一次,为了赶在第二年开春时栽下秧苗,村民们在寒冷的冬季里,挖沟修渠,平整土地。

 

一个冬天的努力终于见了成效。2018年秋,占地2000亩的现代农业观光园,迎来了开门红。那个秋天,有十多万人来到四十里店旅游。

 

游客多了,大米的销售也跟着红火起来。如今,通过稻米加工、旅游观光,以及立体养殖,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相比过去单纯种植水稻,每亩地能增收2000多元。

 

立体种养 螃蟹安家黄河畔

村里的稻田画种出了名堂,大伙儿尝到了“一地多用”的甜头,就想趁势发展“一水多收”,搞田间立体养殖。老朱把目光瞄准了价格昂贵的中华绒螯蟹。

 

西北大地上能养成螃蟹吗?很多人心里打鼓,老朱却认为,只有做大家不敢尝试的事儿,才能抢占先机。

 

2018年,老朱从江苏买回500斤蟹苗,村民们建起了宁夏第一座水系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就这样,第一批螃蟹在大西北的稻田里安了家。

 

然而第一次养没有经验,螃蟹总是养不大。经过多方了解后才知道,是水草出了问题。当时,从南方引进的水草不适应宁夏的气候,很难成活,影响了蟹苗的生长。

 

找到原因后,大家开始四处找寻替代品。一次,老朱听说邻村有一种水草,不但能种活,还能越冬,他赶忙带回村里试种。第二年,水草果然在水里茁壮生长,螃蟹就此成为当地人又一条致富的途径。

 

2022年,贺兰县的稻田蟹养殖面积已经达到7000多亩,销售范围覆盖了整个西北地区。四十里店村的稻田蟹品牌,成了贺兰山下农业发展的新名片。小螃蟹做成了大产业,村民们对四十里店的未来更有信心。

 

今晚20:00,走进贺兰山下四十里店,感受“塞上江南”的魅力!

 

编辑 | 王琳艳

制图 | 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