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金融 > 理财 >

同等收入为何别人比你富有,看你到底欠缺什么

条评论

同等收入为何别人比你富有,看你到底欠缺什么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很多年轻人在谈到理财问题时,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挣的不多,根本没有余钱可打理。”理财专家表示,许多工薪族以及中低收入者会常常持有这样的观念,认为“投资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情。”可理财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即便是同一单位同等收入的员工,他们不一定处于同一经济水平,这就是会不会理财形成的结果。
    记者调查先储蓄后消费“80后”难做到
 
    在理财方面,有三句非常经典的话:每月储蓄30%工资,先储蓄,后消费;投资年回报10%以上;年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记者近日就年轻人如何理财问题进行了街头抽调。很多年轻人表示,像这样经典的理财观点,他们都清楚,也十分认同储蓄的必要。但若是每个月都先储蓄后消费,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白领刘先生月薪5000元,他告诉记者,储蓄30%的薪水对他来说并不难,但确实很难做到每个月都先储蓄。“一是,我总担心有意外的开销,二是,感觉先存钱好像就没有自由度了,不如最后剩多少钱存多少的感觉痛快。”商场专柜导购李小姐的薪水并不少,赶上销售旺季,每个月都有大笔销售提成。“像我这样的80后,从小只知道好好学习,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没有人系统的教我们如何对待金钱。过日子太抠了不好,委屈自己;太浪费了也不好,存不下钱,可这个度在哪?全靠自己摸索。”李小姐和她身边的同事,仅有屈指可数的人能够坚持先储蓄再消费,大多数人根本就做不到这点。
 
    理财不是一夜暴富
 
    股神巴菲特曾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存30块。到13岁时,已经有3000块钱,然后用这笔钱买了一只股票。他这一生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数十年如一日。现在已到耄耋之年的他,是美国首富。国际上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100%的人在缺乏理财规划的情况下,一生损失的财产从20%到100%不等。也就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尤其是最具备投资理财年龄优势的年轻人,应该具备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树立良好的理财心态,总会有一天从中受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年轻人对理财的真正概念与意义十分模糊。“理财能有多少收益啊?我看银行理财产品年收益率大多是6%,存期大多为几十天,一百天,还不够折腾的。”“咱手里也没多少钱,理什么财啊!”“再精打细算,钱也多不了多少。余额宝号称活期储蓄的14倍收益,我存了五千元,每天的收益只有几毛钱,一年下来也没多少钱。我看理不理财对咱老百姓来说,都差不多。”就这些观点,记者采访了某银行理财师赵先生。他告诉记者,理财首先是为了资产保值,理财绝不是一夜暴富。“对于普通工薪族来说,理财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财产打理,更是一个长期的生活规划,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选择。”
 
    年轻人理财最欠缺坚持
 
    近年来,国内的金融学家始终在强调一个理财观点,那就是理财一定要尽早开始,并要长期坚持。理财专家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总认为自己的人生刚刚起步,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所以存钱理财的难度很大,不如等到40岁以后,家庭事业都稳定了再去理财。“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理财最大的魅力在于复利,每次投资的收益都可以作为下次投资的本金,如果理财的年限越长,收益率就越高,那么复利的效果就越明显。”另外,王先生还发现年轻人在理财这件事上,严重缺乏坚持的态度。“我身边有很多工薪族的朋友,他们找到我,希望我能为他们提供一些理财建议。可当我提供了,比如记账、强制储蓄、额定消费,这些其实都不难做到,但很少有人能长期的坚持下来,有的人甚至连一个月都没能坚持住。”
 
    深入采访别太在乎短期行情趋势
 
    受访人:张文(30岁,私企员工)
 
    张文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特别一般,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就对金钱有了很深的认识。“我父亲身体不好,保养身体需要很多钱,这就需要母亲精打细算的过日子。所以,从小我就对‘精打细算’有很深的认识。”上班实习的第一个月,张文的收入只有1200元,他仍然坚定地跑到银行存了100元。“转正后,我的薪水定在3300元,我每个月都坚持将收入的约30%存进银行。”一年后,张文有了12000元的存款。“后来,我觉得像我这样零存整取的利息实在是太低了,应该找个稳妥型的投资渠道,既适合我当时的经济情况,风险又小。选来挑去,我选择了买了一只股票。”很快,张文就发现自己有了一个“毛病”,自从买了股票后,时不时的就会关注这只股票的价格走势。“哪怕今天跌了一毛钱,我都能别扭半天啊!咱这普通工薪族,手里就一两万元,虽然少,可也是全部身家啊!”现在回想起二十岁出头刚步入股市的窘样,张文笑说自己当时心态的波动比股市还厉害。“我现在觉得理财也是对个人心态的一个历练。你得经受住投资产品的短期波动,还要有可能赔本的心理准备。事实上,很多人对自己在投资理财上的能力并不是特别的自信,所以经受不住其中的波动。”
 
    张文属于比较保守的人,抗风险能力不高,所以很快就从股市中退出。“像我这样没有家底的工薪族,对理财的要求不能仅仅着眼于财富的增长,更多的是需要最安全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增长问题。”结婚后,张文与太太开始做黄金定投。最近一年,黄金的价格颇为波动,但张文却认为,如果你打算做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投资,那么就不要在意这些短期波动。“婚后,我们夫妻每月结余3000元,所以我俩就商量将2000元拿去做黄金定投长线投资,剩下的1000元做基金定投。”聊到黄金定投,张文觉得从26岁结婚开始,到现在已经做了4年的黄金定投。目前家里也没有大开销,准备继续做下去。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次看到黄金价格走势图就能发现,在某一阶段,它大致是在一个范围上下波动的。但如果你每天都特别的关注,一会儿每克涨了3元啦,一会儿每克又跌了5块啦,那你的心肯定不稳定。我当时就想,黄金定投好。像我这样经不住投资风险的人,甭管黄金价格跌涨成什么样子,我如果不满意最后的价格还可以取回实物黄金。总有一天能达到我理想的价格,我再出售。”他认为,工薪族手里没多少钱,在理财上经不起折腾。“今天买了股票,过两个礼拜赔了,然后卖了,换别的。说实话,你换不起。不如踏实点,找个适合的项目做。”
 
    “在投资理财上,涨跌关乎你的金钱,更磨练你的心性。谁拥有的耐心最多,谁就拥有更多的心理投资成本。”
 
    一定要测心理投资风险属性
 
    受访人:靳东旭(36岁,销售总监)
 
    从销售员做起的靳东旭属于胆子大的人,从老家县城来到天津打拼,他属于白手起家型。15年的时间,靠着自己的努力,他从月薪千元的打工仔成为年薪三十多万的金领。“二十几岁的时候,如果你问我心理投资风险属性,我一定会说我胆大心细,只要是能赚钱的项目又合法,我都敢试试。”靳东旭说,“投资这事怎么说呢,肯定是风险越高,收益就越高,但蚀本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他表示,对投资者来说,选择投资什么项目并不是首要考虑的,排在第一位的是先弄清自己的心理承受风险能力。“心理与现实的配备很重要,你的投资项目一定要与自己的心理风险承受能力成正比,做符合自己内心的投资者。”
 
    靳东旭认为,人的心理风险承受能力并不是永久不变的,跟年龄、经济收入情况都有关。“我刚来天津的时候,特别想搏一把,要买房留在天津,要买车代步,还打算娶个天津媳妇,这些都需要用钱,所以我就属于敢想敢干型。别人觉得不好打交道的客户,我去;下班后,同事都休息了,我就总惦记利用业余时间找别的渠道再赚点钱。所以,很快我的业绩就成了天津区的第一名,敢买别人不敢买的股票,敢尝试新项目,很快我就有了买房的首付款。”
 
    现在的靳东旭有房有车有家有孩,他坦诚自己现在没有以前敢拼了。“我现在收入也不低了,现在主要做基金定投与外币理财产品。目前主要选择平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当预期收益率无法满足我的理财需求时,我就修改理财目标。另外,这几年我也开始钻研外币理财,也购买了几种外币理财产品。”靳东旭认为,对于年收入十万元以下,又没有其他开源渠道的工薪族而言,应该偏重保守型理财方式。“如果是做短期理财目标,比如两三年就要实现的,我建议选择短期国债、稳健收益型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打算做长期理财项目的可以选择基金定投、黄金定投等。或者购买商业住房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与房屋类型,以租养贷,享受房产增值带来的收益。”
 
    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受访人:沈新(85后,青年创业者)
 
    沈新大学时读的是所三本学校,毕业后在一家不大不小的房地产公司做策划,每个月的工资除去房租,水电费,饭钱,交通费之外所剩无几。窘迫的经济状况使得沈新也没什么业余爱好,每天的生活就是家与公司两点一线,每到周末跑去超市做兼职促销,挣点外快。“我每天拉业务真的是全市范围东跑西窜,累的要死不说,工资就那么一点点,而所有拉业务的交通费、饭费都得我自己负责,经济上确实特别紧张,所以才有了创业的想法。”想法虽然有了,可因为手里没钱,这想法也就只得束之高阁。再后来,公司派遣沈新到北京常驻半年,虽然提供了住宿,可生活成本的增加让沈新感觉到再不创业根本就无法生活了。
 
    创业后,沈新才真正的体会到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感觉。“过去只是生活,虽然经济紧张,但脑海里根本没有合理消费的概念。”沈新告诉记者,花钱一定要弄清到底是“投资”还是“消费”。“创业后,我把每一笔收入的30%存起来,这是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储蓄,我们的很多计划都将毫无意义。机会存在于各处,但只提供给手中有余钱的人。这不仅仅是对我这个创业者而言,对于打工族同样适用。像我之前,尽管每个月仅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但不管日子多艰苦,我仍坚持每个月最少存六百元,也许你可能看不上这几百元,但一年下来,我就有7200元的存款了,这至少是我两个多月的收入。”著名理财规划师刘彦斌先生说:“年轻人应该从攒钱开始,收入像河流,财富像水库,花出去的钱就是流出去的水,只有剩下的才是你的财。如果你是月月光,那你有什么财可理?”沈新特别赞同这个观点,他告诉记者,曾有位同事特别喜欢名牌,经常花费大半月薪去购买。“他月薪五千多,但几乎每个月都花上千元,甚至是两三千元买名牌衬衫、皮带、名包,这些东西买的时候很贵,但绝对属于纯粹的消费,这些钱花出去就再也回不来了。最近我读了很多商界名人传记,我发现这些成功人士即便在创业之初经济条件不甚宽裕时,也会努力的先储蓄再消费,严格执行着自己的财务计划。这使得他们在面对意外情况、美好机遇时,有资本去解决问题,迎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