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金融 > 理财 >

从综艺节目中你读懂投资含义?

条评论

从综艺节目中你读懂投资含义?

    综艺节目是一种娱乐产物,对这种娱乐方式,我一直不怎么感冒,但今年夏天,我却全程跟完了《乘风破浪的姐姐》。
 
    关于“浪姐”,过去几个月,我已在多篇文章安利过。
 
    关于“浪姐”看点,最开始我和一般吃瓜群众一样,也是稀奇于“30岁+的女性”这个敏感议题,节目想输出的价值观,应该也是男女平等,女性独立自尊,姐姐妹妹站起来之类的政治正确语境。
 
    但“二公”(第二次公演)以后,这些吸睛话题已索然无味,我的关注点全集中在两个字——励志。
 
    这也是我上一篇文章重点谈的。
 
    今晚是“浪姐”成团夜,尽管风评高开低走,越往后槽点越多,很多人更关注赛制不合理,广告狂轰滥炸,八卦各种黑幕阴谋论,说XX是“皇族”、“隐皇”,这个“茶”那个“茶”的,丁当和芒果撕……
 

 
    这些的确都是娱乐综艺的卖点,但我一点不care。
 
    我只care这些姐姐一个个都受到团队氛围感染,互相激励,拼着命不断突破自我,展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舞台秀。
 
    对,我被这种正能量,深深感动了!
 
    尤其是听那几首特别正能量的曲目:《推开世界的门》(一公)、《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二公)、《彩虹节拍》(三公)、《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四公)、《玫瑰少年》(五公)、《我期待》(六公),几度情不能已,潸然泪下!
 
    2
 
    “正能量”最初是网络流行语,领袖上台后大力提倡(2013年首度入选年度汉语热词),逐渐成为正统汉语文本中的核心词汇。
 
    官方对“正能量”的解释是:
 
    “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动力和情感”。
 
    简单说,正能量能引导人们建立更积极乐观的三观,更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信息分四种:事实、真相、观点、立场。
 
    比如“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英雄辈出”。
 
    这叫事实。
 
    “中国人口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前的5000-6000万,减少到三国中期的700-800万,持续战乱中,85%的人口被肉体消灭,几十个传颂千年的英雄美名,是用几千万无名百姓的尸骨堆出来的”。
 
    这叫真相。
 
    “如果庞统没意外死亡,诸葛亮就不用被迫入蜀,也不会有关羽大意失荆州,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就不会破产”。
 
    这叫观点。
 
    “操乃阉人之后,篡汉逆贼,乱世奸佞,蜀汉才是汉室正统”。
 
    这叫立场。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没有所有人都赞美的人,也没有所有人都批判的事。
 

 
    面对同样的事实,不同人会发现并选择相信不同的真相。
 
    但即使面对相同的真相,不同人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大体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种。
 
    我一直在思考,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原因有三。
 
    最浅层的,是立场(屁股)不同。
 
    我是普通消费者,我就骂X安的保险坑爹,但我是X安员工,我就会替X安说话,因为我的屁股不允许我跟着骂X安,砸自己饭碗。
 
    世界上绝大多数纷争、冲突、矛盾,本质是立场不同,无非各为其主,屁股决定脑袋罢了。
 
    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金钱永不眠,时移世易,当年恨入骨髓的仇敌也能相逢一笑泯恩仇,这种事人类历史反复上演。
 
    比如眼下的中美对抗,其他都扯淡,你屁股坐哪边,才是关键。
 
    但总有一些人,明明屁股坐中国这边,也没本事移民,却整天帮美国说话,这是认知能力不同。
 
    上面这句话,很多右派公知看了会怒发冲冠——你才认知能力不足!你们全家都认知不足!明明是那些被洗脑的小粉红没脑子好不好?我们是看清了残酷事实真相,超越了自身立场,站在更长远更宏大的视角看问题好不好?
 
    别激动,我说的是“认知能力不同”,不是“不足”,很多小粉红的认知能力可能更弱,他们只能看到,国家之间的博弈是利益冲突——美国见不得中国崛起,我是中国人,必须挺中国!
 
    而右派公知能看到,国家之间的博弈,利益只是表面,深层次的是价值观的冲突——在价值观层面,中国的崛起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亟需加速变革。
 

 
    但如果能看到更高的维度,可能会发现,国家之间的博弈,利益是表面,深层是价值观,但挖掘到最本质,还是利益博弈。
 
    这句话,没时间(也不允许)展开论述,你多读几遍,没准能感悟到点什么。
 
    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并非公认事实,你可以不认同,这不重要。
 
    我想表达的是:哪怕屁股相同,由于认知能力不同,对相同信息的理解也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几个人,博览群书,认知深刻,他们有着连我都自叹弗如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但他们最后得出的观点,却依然和我完全相反。
 
    哪怕我们都对一个事物进行了360度全方位扫描,获得了相对最完整的信息,也都有完备认知能力,我们的结论依然南辕北辙。
 
    他们对中国的未来非常悲观,我却更偏乐观。
 
    这,又是为什么?
 
    我认为,这种差异是超越事实、真相、观点、立场之外的一种无比强烈的情感造成的。
 
    这种情感,可能是因为幼年父母离异,可能是年轻时遭受过巨大挫折,可能是身体残疾,可能是遭受过某种形式的政治迫害,也可能是先天性格……总之,这种情感是深入骨髓,超越理性的存在。
 
    一般,我们称之为——“信仰”。
 
    比如,对于人类的最终命运,对于世界的终极归宿,对于死亡的理解,这些终极议题,人类的理性、逻辑、科学都无法给出标准答案,无神论者、佛教徒、基督徒、穆斯林……对此都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在投资市场,悲观的人看起来更深刻,更发人深省,但乐观的人,才能最终赚到钱,并让生活越过越好。
 
    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作品,没有完美的制度,没有完美的人生——这个世界本不完美。
 
    那么问题来了:你更愿意看到她美丽的一面,还是丑陋的一面?
 
    反正活到这把年纪,我是越来越喜欢正能量的东西啦~
 
    我希望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这是我运用自由意志,独立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