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金融 > 理财 >

互联网的加入对传统金融业务带来的冲击?

条评论

互联网的加入对传统金融业务带来的冲击?

    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不同业务模式受到的冲击有何不同?未来这些传统业务将如何进一步互联网转型?本文将以互联网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公司业务与银行业务为重点,按各金融机构、各业务的顺序对其互联网化的业务内容进行逐一分析。
 
    按程度分类,金融机构互联网转型可分为三类。较初级的形式表现为线下转为线上营销,但业务模式未发生本质变化;进一步转型表现为传统业务模式产生部分变革;最彻底的形式表现为形成全新的业务模式。
 
    对于券商:其资产管理与投资咨询业务处于第一阶段,业务营销已大规模转移至线上,但运作模式未发生本质改变,未来的竞争核心在于在提升管理能力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媒体营销模式;其证券经纪与融资融券业务处于第二阶段,业务变革的核心是app整合,同券商其他个人业务一起被整合进公司app,由此前的线下营销转变为依靠app中投资咨询服务与新媒体文案来吸引客户,未来的竞争重点将逐渐从费率战转向流量战,投资咨询服务的实力和新媒体营销的技巧将成为app吸引流量的重要工具,不过需要注意融资融券因其具有推杠杆、顺周期的特性,后续监管可能会趋严,总体而言机会小于经纪业务。
    对于银行:其理财业务处于第一阶段,整体与券商的资管与咨询业务相似,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在于产品在网上的二级流通交易,这很可能将通过政府主导的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实现;许多业务处于第二阶段,其中存款业务变革的核心一是app整合,主要为通过理财等其他银行个人业务进行导流,二是影子银行与直销银行模式带来的冲击,表现为二者对传统存款客户的“抢夺”,未来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线下营业网点可能逐渐止增转降,结构性存款比例逐渐增加;贷款业务的变革主要来自于传统银行不占优势的小微型贷款受到了小贷公司、P2P与直销银行的一系列冲击,由于小微型贷款对场景化控制的要求并不利于传统银行,未来这将进一步利好能够深耕贷款需求场景的互联网公司;银行卡与结算业务变革的核心在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改变了零售支付结算的业态,银行结算业务受到显著影响,但由于法规限制与交易习惯的原因,银行卡业务实际并未受到冲击,未来由于当前支付格局已较为成熟,进一步发生大变革的概率较低;征信业务变革的核心是AI与大数据改变传统信贷征信模式,以芝麻信用为典型代表,当前其与代表传统征信模式的央行征信中心两强独大,业务互补,并未出现竞争,未来二者可能进一步深度合作、数据共享,逐渐形成现代化的AI征信模式。
 
    除了银行与券商外,其他传统金融机构业务大多仍处于第一阶段,或干脆未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保险产品的销售、公募基金的销售当前都仍只是互联网营销,而没有出现业务模式的根本变革,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方向需要更贴近居民生活场景,在那些互联网企业具有优势的生活场景中寻找产品的导流机会,与传统线下营销形成差异,公募基金则需要更注重主动管理能力,以在互联网竞争中胜出。
 
    除了上述前2个阶段的业务外,当前也已出现了一些传统业务的全新变种,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咨询自媒体及其平台,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流量渠道,该模式发展迅猛、监管相对空缺,未来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前景;股权众筹,即通过互联网进行小额股权融资,由于当前监管仍为落地,机会与风险并存,未来需密切关注当前各试点平台的情况和众筹法及相关法规的出台;直销银行,不设营业网点、通过互联网面向客户,同时立足股东互联网资源,未来将成为传统存款业务与小微型贷款业务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