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考试 >

寒假家长花了近2万报班,为什么不选择自学?

条评论

寒假家长花了近2万报班,为什么不选择自学?

  有没有家长也遇到孩子老师说开学后会考下个学期的内容?

  有位家长就遇到了。

  其实这个事情不复杂,不说会不会开学之后就考试,单说老师提这个要求的目的绝对不是让孩子在这个寒假里去把下个学期的内容都学完了。

  这是没有道理的,而且也是不现实的,学生假期把下个学期都学完了开学之后讲什么学什么呢?而且越是资深的老师越往往建议学生可以预习,但是不建议一般学生提前都学完了,因为这个过程很容易建立一些不利于纠正的错误认识。所以多数老师在假期的预习要求上其实更多侧重的是比较基础部分的预习,很少会有老师让学生去像日常学习一样去“学习”下个学期的内容。

  老师这么说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怕学生在这个假期里把时间都用来玩儿了,如此时间都浪费了,所以在完成寒假作业的基础之上拿出时间来对下个学期的内容进行一些预习,无疑是会有利于下学期学习的。

  并且下个学期一是本身就比较短,二是节假日比较多,然后再扣除“考试周”等最终有效的上课时间可能也就是16个周多点。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高中学校都会在这个学期结束后继续上一段时间的课,而这些课除了就本学期的所学进行复习特别是讲评试卷之外,更多的还是以学习下学期内容为主。

  所以学生如果能够在寒假里提前预习一下,肯定提高下学期学习质量的。

  学生能够提前预习一下其实也不用太复杂的,我们可以把下个学期像英语的单词、像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像一些数学会用到的计算等等基础内容先解决一下,这些东西对自学能力的要求是很低的,所以难度不大,但是却会对下个学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

  但是上面那位家长则不然,他太紧张这事儿了,甚至有点太过焦虑,所以他的选择方式是给孩子报了全科的辅导班,而且从价格上看18000真的不便宜!

  我在这个家长发文的下面评论的是为什么非要给孩子报班而不借这个机会培养锻炼一下孩子的自学能力呢?

  我本来还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这是给这位家长提了一个比较不错的醒。

  但是却被另外的网友给怼了。

  那位网友告诉我“光靠自学,效率太低作用太少,不会做难题的。”

  我突然意识到这位网友的想法可能还真的是代表了很多家长尤其是给孩子报班家长的想法。

  作为已经陪孩子坚持在假期预习很多年并且已经把预习变成习惯的孩子家长,我想说的是家长们真的不要太过焦虑预习这件事情,除非你是准备让孩子同时走校内学习+校外学习两条路,就像有的学生一样,学校里的学习正常进行,但是自己还有一条超前学的路线,否则真的不必把“预习”当成是一件多难的事情。

  的确,自学的效率对很多学生来说,尤其是之前在这方面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初期自学的效率肯定是会比较低的,但是我们看问题应该从更积极的角度去看不是吗?

  正是因为他们的效率不够,所以我们才应该去培养他们提高效率的能力,而不是直接通过上各种班来替代他们的能力训练机会,不是吗?

  孩子低年级的时候包括上初中的时候的确可以借助辅导班、借助老师的作用来替他们解决很多学习上的问题,甚至有些孩子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他们完全都不需要自己去思考,都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学那些东西,只需要去完成相应的作业即可确保成绩优秀。

  但是这样的学习能力到了更高年级之后弊端就会集中暴露出来了。

  例如我经常会看到有人说孩子小学或者初中成绩多么好,但是上了初中或者是高中之后成绩就变差了,尽管原因有很多,但是背后或多或少一定会跟孩子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的。

  毫无疑问,早早就能够达成自主学习、会学习的学生他们的竞争力越往后就越是容易表现出明显优势。

  而在这些所有的能力、习惯中,“自学能力”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组成。

  导致家长顾虑较多的可能就是希望孩子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内容,进而给成绩提升带来很大的帮助。

  其实这样的学习我认为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成绩具有“欺骗性”的。

  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同样的内容对他们来说至少经历了两遍学习,所以看似孩子“学得好”其实背后的效率反而是更低的。

  所以建议各位家长给孩子报班没关系,但是自己最好给孩子在安排一个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预习任务。

  不必搞得太复杂,就是以课本为主,最多补充一套同步的课外教辅,然后让孩子按照日常老师讲课的习惯、要求去练习“备课”——即把自己当成老师,不断设置可能的问题(比如如何讲才能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听懂)并解决这些问题。进度慢点没关系,效率低点也没关系,通过一些教辅的讲解、习题的“启发”,孩子们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他的自学能力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自学能力提升确实不太容易,但这能力一旦提高起来,毫无疑问会给他们未来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到那个时候才是真的高效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