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父母对孩子太溺爱了,几乎像是在犯罪

条评论

父母对孩子太溺爱了,几乎像是在犯罪

背景资料:2020年12月24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案。

从弑母案看到亲子教育重要性|心理学:能放手的爱才是伟大的母爱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新闻截图。

案情回顾:2015年上半年,被告人吴谢宇产生杀害母亲谢天琴(被害人,殁年48岁)之念,网购刀具等作案工具后,于7月10日在家中将谢天琴杀害。作案后,吴谢宇谎称谢天琴出国陪同其交流学习,骗取亲友钱款共计144万元予以挥霍。为逃避抓捕,吴谢宇先后向他人购买10余张身份证件。2019年4月,吴谢宇被抓获归案。

弑母案的发生,常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人们在悲愤之余,更多的是不愿意相信类似事件的发生。因为一边是我们最爱的母亲,一边是花朵一样的孩子。母爱是伟大的,一直被人们称颂的;孩子是心头肉是祖国的未来。这原本是两个爱的代名词,谁会想到二者会与仇恨联系在一起呢!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结导致了惨案的发生?更是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度探索弑母案背后的前因后果。


弑母文化的阐述

一百年前,美国的母亲和中国的母亲一样,美国的母亲想通过对男孩子的管制、限制,表达对丈夫的管制,这样无形中扼杀了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于是,男孩子们开始反抗,心理上仇恨母亲,出现一系列的弑母杀母的惨案。我们把这种面临难以克服的家庭冲突、心理变态的文化危机,称为“弑母文化”。

从弑母案看到亲子教育重要性|心理学:能放手的爱才是伟大的母爱

父母对孩子太溺爱了,几乎像是在犯罪。这种罪爱导致个别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逐渐变得性格扭曲、懒惰、甚至失去生存能力。把对孩子的关爱看作是无所不包的代替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极易扼杀孩子的天性,从而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 有一种爱叫放手

“人终将是一个社会性的人,因此这也是他道德形成的目的。他被赋予了与社会性有关的对错之感。这种对错感就如同听、看和感觉一样,已经成为他本性的一部分。而这正是道德的真正基础。”

——托马斯 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或许我们的母亲们太怀念孩子们在襁褓里的感觉,喜欢那种无时无刻被需要着的感觉,所以经常得见追着孩子屁股后面跑的妈妈们。她们步履蹒跚,气喘吁吁,似乎只有这样,在她们面对孩子的不耐烦和不情愿时,才体现出一点点儿存在感。

从弑母案看到亲子教育重要性|心理学:能放手的爱才是伟大的母爱

在一次做社会调查的时候,小N就对我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她说她确实不能忍受孩子戒奶的感觉,失去了吮吸感,仿佛就像失去了全世界。她说这种感觉在她生产完时就有过一次体验。所以她还是喜欢拥抱孩子的感觉,把他的头按在怀里闻他的味道,像狗一样嗅。

像小N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种依恋情绪不但孩子对母亲有,同样,母亲对孩子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依恋。这并非是完全病态的。而是正常的母子联结。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环境再发生变化,比如丈夫的外遇,婆婆的偏见,以及不公的待遇加重,都将会促使母亲对她的孩子产生更强烈的依赖感。母亲会把她的孩子视为唯一的知己和生存条件。

畸形的教育和感情就由此而发生。

全世界都在把目光聚焦于孩子,往往忽略了母亲的需求。而母亲本身也常常在忽略自己。这是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当然这也是很不幸的事情。很难想象一位悲伤的、情绪不稳定的、毫无幸福感的母亲可以培养出幸福感强的孩子!这大概就是问题症结所在。

女作家龙应台曾写过一本书《目送》,在整本书里,她从自我体验出发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孩子依依不舍的感情。最后,她告诉自己,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心理学家在做分离焦虑实验时发现,相比孩子的分离焦虑,有的母亲比婴儿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情感反应。有涨奶的反应;会表现出情绪上的焦虑;来回在屋内踱步和不停的张望。

面对着弑母案,大家的心情都是沉重的,说不出一句指责的话。在整个案件中,两者都是受害者。我们能做的就是一遍遍拉响警钟,提醒人们重视这起事件。

根据发展心理学规律学习亲子教育

“研究表明,18个月大的儿童已经能够清晰地表现出自我感”

——《发展心理学》

虽然很难,我们依然会提醒母亲们,教育孩子或者说是培养孩子,首先关键的要素依然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去对待孩子的成长。这是首先要告诉母亲们的注意事项。但往往是孩子每天都在长大,而家长却依然停留在原地。

社会终究需要一个具有社会性的孩子,而孩子必然终将走向社会。

  • 放手是必然的选择

虽然发展心理学对个体的一生进行持续不断地观察,但是我们发现在几个阶段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从弑母案看到亲子教育重要性|心理学:能放手的爱才是伟大的母爱

其中一个阶段需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安全感。研究表明,在婴儿期,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最早从事关于人类依恋研究观察的是英国的精神病学家约翰 鲍尔比(John bowlby 1951),这一项研究至今影响还非常大。后来发展心理学家玛丽 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鲍尔比的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个被广泛用于测量依恋的实验技术。安斯沃斯陌生情境(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由系列阶段性情景所构成,用以阐明儿童和母亲之间的依恋强度。

婴儿的依恋又分为几种依恋型:安全依恋型;回避依恋型;矛盾依恋型。

在儿童中期,自尊发展出了积极或者消极的自我观点。如果总体自尊是积极的,他们就会认为自己能做好一切事情。这样的孩子总体感觉上看上去很乐观。

长期拥有低自尊的儿童面临着一条坎坷的道路,部分原因在于低自尊会让他们陷入一种逐渐无法摆脱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从弑母案看到亲子教育重要性|心理学:能放手的爱才是伟大的母爱

比如低自尊的孩子容易弄砸他的考试或者表演。由于自尊低,他就预测自己搞不掂,所以就非常焦虑——过分的焦虑使得他不能集中注意力有效地学习和准备。进而,他可能觉得考不好又何必学习。于是决定不再努力。

最后,他的高焦虑和不努力当然导致了他所预期的结果——他考得非常糟。这种失败恰好验证了他的预期,也强化了他的低自尊,使得失败的恶性循环维持下去。

父母可以通过提高孩子的自尊来打败这种失败的循环。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权威型养育风格。权威型的父母为孩子提供温暖和情感支持,对孩子的行为设定清晰的限制。

从社会心理学需求看成长

“所谓教育,就是培养社会型合格人才!”

——作者

我们虽然知道父母的陪伴对孩子非常重要,孩子也会对父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恋。但是归根结底,这个人终究以走向社会,并借助一技之长生存下去为最终目标。

社会自我发展

自我概念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焦点,因为它有利于组织我们的思想并指导我们的社会行为。自我的概念不仅包括我们是什么样子的自我图式,还包括我们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我们可能的自我。

从弑母案看到亲子教育重要性|心理学:能放手的爱才是伟大的母爱

我们都非常清楚,走进社会的人随时都在被社会塑造。可能成为任何一种面貌。自此,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产生了。但有的父母竟然会担心已经走向社会的孩子们。不仅仅是担心他们受伤,他们甚至更担心他们忘记自己。

爱有时候会像一滩水,随时会溺死人。

  • 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社会心理学家对攻击性行为有三种观点: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似乎从以上观点就不难发现弑母案的动机所在。因为总感觉所有弑母案都像是一个小困兽对另个庞然大物发起了挑战。最后两败俱伤,落荒而逃。

从弑母案看到亲子教育重要性|心理学:能放手的爱才是伟大的母爱

经典的挫折——攻击理论很直白地向我们解释了这一点:

当我们达到一个目标的动机非常强烈,当我们预期得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挫折便产生了。但是攻击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我们学会克制直接的报复,特别当别人会对这种行为表示反对或者进行惩罚时。相反,我们会把我们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

没有什么比母亲对一个孩子来说更为安全的了。虽然我们深知所有人都受到礼教的约束,内心时刻在感受着道德的审判。之所以把弑母案比喻成一个小困兽对庞然大物发起挑战,不难理解,什么是困兽之斗。这不但是对母亲的不满还包括着对自身无力感的挣扎。

而这种来自自身无力感的挫败已是由来已久。

写在最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从吴谢宇弑母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病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将导致严重的后果。那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通常具有哪些特征呢?

  • 自我概念变得更有组织和精确化,并反映了他人的知觉。
  • 自尊开始分化。
  • 界定同一性是一个关键的任务,同伴关系提供了社会比较,并且有助于界定可被接受的角色。
  • 受欢迎的问题变得尖锐。
  • 同伴压力会加强从众行为。
  • 由于家庭角色被重新商定,青少年对自主性的寻求会造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所以,由这些特点可见,社会终究需要一个具有社会性的孩子,而孩子必然终将走向社会。能放手的爱才是真正伟大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