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糖耐量受损并不等于糖尿病

条评论

糖耐量受损并不等于糖尿病

  糖尿病在临床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并不是血糖升高就可直接判断。

  根据WHO的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来看,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患者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即可被诊断为糖尿病。

  如果患者没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大于或等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数大于或等于≥11.1mmol/L,又或者是糖耐量检测大于或等于≥11.1mmol/L,就可被诊断为糖尿病。

  所谓的糖耐量测试,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其实就是测试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

  在正常情况下,人在进食精细粮食或服用葡萄糖之后,几乎全都会被肠道吸收。血糖升高之后,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肝糖原合成增加、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利用葡萄糖量增加。

  因此,在健康的情况下,人餐后血糖最高也不会超过7.0mmol/L,且进食过多或过少,血糖都保持在稳定的范围之内。这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有极强的耐受能力,葡萄糖耐量处于正常状态。

  但是,如果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行糖耐量测试时,服用75g葡萄糖之后的2小时,血糖指数超过了7.8mmol/L,等于或大于11.1mmol/L,就说明自身对葡萄糖的耐量已经降低。

  既然如此,糖耐量测试异常,是否就等于糖尿病呢?

  糖耐量降低并不等于糖尿病,在临床上糖耐量减低的转归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就是未来转化为糖尿病,第二就是保持不变,第三就是恢复正常。

  这也就是说,糖耐量降低,未来的确是可能会发展为糖尿病,因为这种改变往往意味着自身胰岛功能已经出现了损伤,他们出现糖尿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出了100倍之多,可以称得上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有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糖耐量减低若不积极进行治疗干预,近67%的患者最终会转变为糖尿病。在这些糖耐量受损的人群中,1内年有1.5~10%会进展为糖尿病。糖耐量受损阶段与糖尿病不同,它就是一种可逆性阶段,积极调整能有效降低未来患糖尿病的几率。

  而糖耐量受损的干预,主要包括了行为和药物干预两大方面。比如患者可以进行饮食调整、减轻体重、运动的方式调整,继而降低糖尿病风险。

  在必要的情况下,患者也可以服用药物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临床上最常使用到的药物分别就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