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传承优秀国学文化,走进高明西安实验小学

条评论

传承优秀国学文化,走进高明西安实验小学

  走进高明西安实验小学,色彩斑斓的画作被放在校园最显眼位置。这些由师生们共同创作的精美画作,都来自最日常不过的美术课。

  

  不同于大多数学校将艺术课仅仅当副课,西安实验小学把“美育”提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成为一种基础教育阶段的有益尝试。建校多年,学校立足长远规划,积极开发国画艺术特色课程和国画社团,滋养学生艺术品位与审美能力,将学校打造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成长家园。

  

  传承优秀国学文化

  

  “水墨结合,我们就可以画出一张非常漂亮的中国画,今天老师示范的就是小写意中的水墨画。”近日,在西安实验小学的一堂课后服务延时课上,美术教师黎海正在向“水墨欢歌”国画社团的学生讲解水墨画原理,台下学生目不转睛,听得十分认真。

  

  今年秋季开学后,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西安实验小学积极开展“水墨欢歌”国画社团活动。黎海介绍,该社团每周有4天开展绘画活动,其中周一和周三是基础班,周二和周五是提高班,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通过一段时间的美术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都有所提升。”

  

  “双减”是当下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热点话题,课后服务成为教育部门贯彻“双减”政策、落实惠民措施“最后一公里”、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事实上,西安实验小学早于2003年推行“水墨欢歌”国画社团,学校彰显传统“水润”文化办学特色,通过打造“水墨欢歌”国画社团,为学生提供趣味和成长的平台。如今,历经17年的积淀,“水墨欢歌”国画社团成为了西安实验小学的一张亮丽名片。

  

  自2012年起,“水墨欢歌”国画社团连续多年被评为高明区十佳学生社团、高明区小学社团评比“最佳社团”、佛山市优秀红领巾社团等。因国画特色教育成效突出,西安实验小学也获得了佛山市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学校、广东省第二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19年“小学美术学科研究基地”在该校挂牌成立。2014年,西安实验小学师生绘制的国画长卷被广东省教厅选派参加意大利国际交流展。

  

  疫情期间,“水墨欢歌”国画社团也没有停止运作。黎海、余思琼、黄美玲和黄智文四名美术教师借助美术“云课堂”设计了“以艺战疫”“和谐自然”等主题活动,并制作丰富的“美术资料包”,包括作品欣赏、视频微课、创意作业等,学生们自主学习完成作品,在微信群上传作业,老师进行点评指导。

  

  “美术教育能给孩子们带来独特的观察和思考,特殊时期,教他们用积极的心态迎接困难与挑战。从他们的作品里能感受到,那些小小的心里有为祖国努力的决心。”余思琼说。

  

  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如果精神世界没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如果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青少年如何全面发展?

  

  围绕青少年德智体美劳“五育”均衡协调推进的这一命题,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对准短板弱项精准发力,推动教体相融合、划出美育硬杠杠、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其中特别指出,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

  

  结合今年“双减”政策的实施,西安实验小学将“水墨欢歌”国画社团打造成为最重要的第二课堂,并将校园建设成为学生作品展演的重要场所。如今,每幢教学楼的走廊、楼梯和一楼的通道边,均悬挂、摆设了学生作品。“当自己的作品被挂上墙壁,当获得来自各方面的鼓励,许多学生在体艺活动中发展出兴趣、培养出特长、找到了自信,最终能更好地完成学业。”西安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在“水墨欢歌”国画社团教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如一地坚持“三个一”活动。即坚持让学生每天都有一小时的绘画时间,坚持每月一次主题性绘画创作,坚持让社员一学年一个成长阶梯。其中,国画社团活动训练做到定时间、定计划、定人数。

  

  为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水墨欢歌”国画社团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绘画展示、比赛活动以及校外写生采风、参观画展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国学课堂参与度。

  

  学校不仅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教育方法,还自编教材,通过挖掘本土文化编写出《水墨欢歌》《水墨岭南》两本国画校本教材,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国学教育中。

  

  举办国画现场绘画比赛,也是西安实验小学的一项探索实践。自2008年起,该校举办首届国画现场绘画大赛,至今已连续开展十三年,参与学生达1000多人,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国画教育”也已成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窗口,在省、市、区产生较大的影响,其特色研究报告现载入佛山市教育蓝皮书。

  

  激励学生自信成长

  

  美育注重动手创作、淡化分数导向,会更容易让孩子展露出闪光点。

  

  在采访过程中,黎海提到一个孩子,叫吴美玲(化名)。这是个清瘦的女孩,眼神羞涩,笑起来嘴角边露出一双梨涡。美玲的父母都在工厂上班,每天早出晚归。作为三个孩子中的长女,她平时除了帮忙干家务活,还要做手工串珠花赚钱。

  

  在黎海的印象中,美玲一度“很内向也没有自信”,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平时画画勾线都不敢动笔,因为怕自己做不好。直到五年级,所有同学都在学国画,美玲被大家的作品吸引了,她在课间找到老师,表达了学画的愿望。

  

  “刚开始我以为美玲没什么天赋,后来发现她画得比谁都好。”黎海认为,美玲的作品想象大胆、观察独到,色彩运用也很有个性。她多次在课堂上把美玲的作品拿出来让同学们欣赏并加以表扬。女孩很受鼓舞,她发现,原来除了语言,人与人还可以用绘画交流。

  

  黎海认为,与本地城市孩子相比,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往往性格较敏感、不善表达,但艺术给了他们更广阔的空间,“有艺术相伴,孩子的性格、心性成长都会更完善。”

  

  也有不少家长发现,国学社团不仅充分转移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也让很多“上班族”的家长安心、放心。学生家长陈明德说,以前孩子回家就是玩手机、电脑,现在回家也在学国画,有效地杜绝了这一坏习惯,作为家长要为学校的特色教育点赞。

  

  今年在取得前期成效的基础上,学校开始探索全科美育,推动美育元素从第二课堂向第一课堂延伸渗透。“我们通过艺术手段切入,让学生对课本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把教学质量提上去。”西安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