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生活 >

打窝窝料的数量不能投太多

条评论

打窝窝料的数量不能投太多

  好在钓鱼人为了钓鱼,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克服,然而,以下这么几个因素,却是实实在在的能影响鱼口,最终导致我们的渔获数量大减。

  因素一、钓位一定要选择有温度的

  什么是有温度的钓位呢?其实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常有钓友吐槽,明明钓点附近很多人,大家彼此之间相距也不算太远,偏偏别人连杆,自个却一口也没有。

  最常见的主因,就是钓点的水温不一样,鱼对水温非常敏感,比如南北岸、有树荫还是没树荫,向阳还是背阴,迎风还是下风,这些都会导致钓点的水温有明显的差异。

  如果在夏秋季垂钓,可能饵料的味型浓度、状态上的差异,还有可能对鱼口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在冬季,钩饵落点的水温细微差异,对鱼口的影响,绝对是最大的。

  因素二、窝料的数量不能投太多

  钓鱼这个事,除初春和冬季,基本上都要遵循一个原则,窝料的数量和渔获得数量呈正比,原因很简单,只要水温合适,鱼在水中并不缺吃的,所以我们想要渔获好,就必须要保证窝料的数量。

  但是,之所以将冬季和初春剔除,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水温太低,鱼的食物来源比较稀缺,为了节省体力,鱼宁愿不去觅食,所以冬鱼的活动范围非常小,游曳的速度也不快。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投放窝料的时候,就不能投放得太多,除非我们运气爆棚,窝料正好抛到了鱼窝子了,否则,想要快速发窝,那就有的等了。

  因素三、活饵要鲜,荤饵要香

  冬钓用饵,首推活饵,比如蚯蚓、红虫,白蛆,除了聚诱效果差一些,不论是味型还是口感,还是营养,都是冬鱼的上上之选。

  但是,有一个前提,虫饵一定要足够鲜活,如果是半死不活的虫饵,就算窝料再给力,进窝鱼给口的可能性几乎就是零。

  如果我们不用虫饵,用商品饵在冬季也不罕见,而很多钓友们就会陷入一个误区,饵料一定越腥越好,这固然没错,但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用虾粉做钓饵呢?

  仅仅是因为虾粉的附钩效果不行么?当然不是,荤饵作钓,状态、口感、味型都没得说,但是香味才是刺激鱼开口的第一要素。

  仅仅指望腥味这一种味型来刺激鱼开口,不说效果全无,大打折扣是必然的,至于什么样的香味,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因素四、钓草钓水中

  俗话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甭管哪个季节,选择钓点,钓草一定是首选,但是,在冬季钓草,也并不是随便选片草丛下杆就一定鱼口不错。

  我们在选择下杆位置时,尽量选在靠近中心区域的位置,而尽量避免选择靠近近岸的位置,原因很简单,靠近中心位置区域的草丛,受日照时间普遍较长。

  靠近近岸的位置,时间相对就短了,所以仅仅是一个草丛,也就相距三五米的距离,鱼口效果差异非常大。

  因素五、小钩细线不钓灵

  鱼在冬季,因为水温较低,普遍活性较差,不管是大鱼还是小鱼都是如此,为了适应这种轻弱的鱼口,钓组搭配上,讲究细、小、轻。

  即鱼钩小一些、鱼线细一些、钓组轻一些,但是,在调钓时绝对不能以钓灵为主,因为冬鱼的活性太差,调钓太灵,稍有动作就会带动浮漂出现漂相。

  而且较为灵敏的调钓,会让子线紧绷,鱼在吸食钩饵的时候,必须要克服浮漂的拉力,这无疑就增加了鱼进食的难度。

  当然,如果进窝鱼的密度较大,这个因素其实是可以忽略的,但是,我们调钓偏钝一些,让子线略弯曲一些,甚至是较弯曲一些,鱼口的真实性,漂相的清晰度,无疑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