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哈尔滨天价车费算什么,我们谁出门没被宰过

条评论

哈尔滨天价车费算什么,我们谁出门没被宰过

没被宰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只有被商家狠狠地宰上一刀,我们才会明白长辈们出门在外时小心翼翼、草木皆兵的源头——他们特意把钱缝在衣服的不同位置,对价目表上的数字一再确认,别人越热情,他们就越警惕,因为面对外地人时的商家都长着一副疑似骗子的面孔。

“不打表,爱上不上。”/图虫创意

每个坑人者,也有转身做回消费者的一天。身处失去信任的社会,交易成本飞涨,最终伤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从机场到市区,不到四十公里路程,打车需要多少钱呢?

两位哈尔滨出租司机给出的答案,是五百五十元。

12月14日,一篇题为《6名广州学生哈尔滨旅游,从机场打车到市区被收千元车费》的爆料在网络上流传。

当时作者一行人从机场分乘两辆出租车前往市区,到达目的地后,被告知一辆车没打表,另一辆车打表价格五百五十元。最终,六名学生一共向司机支付了一千一百块车费。

实付与市场价,扎心的对比。

同样一段路,在打车软件上显示的金额只有一百多块。有网友不无心酸地调侃:“宰客的手段千千万,这么直接的还是少见。”

很多人第一次认清社会的青面獠牙,都是在被宰的瞬间:

小小一件商品,简单一项服务,眨眼间价格就膨胀数倍甚至数十倍,而自己所能做的,除了乖乖掏钱,就只有一番争辩后,再乖乖掏钱,那份无奈和愤怒可想而知。

忍字心头一把刀,可是如果到处都是“宰人”的尖刀,谁又忍得下去呢?

打一趟的士得出多少钱,有时真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图虫创意

1

“正规出租车,不能坑你,不能害你”

讽刺的是,根据视频显示,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出租车司机还声称“错不了,放心吧”“正规出租车,不能坑你,不能害你”“有问题你投诉我就是了”。

多么讽刺。

在当事学生付款后,其中一名出租车司机还开具了一张乘车票据。

这张票据显示金额仅为19元,时间则为当日中午12时至下午1时,并非此次行程的票据。

在“从机场打车到市区被收千元车费”引起网络舆论的广泛关注后,当地政府也迅速反应,于12月15日向社会通报了处理决定。

一方面,启动哈尔滨旅游诚信基金先行赔付机制,对被宰学生吴某等进行了先行赔付;

另一方面,也对涉事企业和涉事驾驶员做出处理决定,吊销了涉事两辆出租汽车的经营权和两名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

至此,事件可以说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

然而,有媒体在评论时,将重点放在哈尔滨市政府的快速反应上,认为——

该市启动的“先行赔付”机制,可以快速修复被宰游客被搞坏的情绪,而“先行赔付”的兑现,也会给消费者带去稳稳的“定心丸”效应。

这种迅速处置所带来的广告效应,自然会吸引更多游客放心来游。

不得不说,事件刚刚平息就下如此乐观的断言,恐怕还为时过早。

我们需要注意到,这并不是哈尔滨出租车行业近年来第一次被曝宰客了。

去年3月,就有记者暗访过哈尔滨的出租车乱象。记者扮成游客想去冰雪大世界,却被司机拉到“万达冰灯大世界”,花300元买了门票,而到了售票点询问才知全票仅198元,本地票更便宜,才98元。

而到了今年2月,这股宰客之风又卷土重来。

据媒体报道,哈尔滨冰雪节期间有出租车司机在未经游客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将游客送往棉服店,游客购买500多元的棉服,司机可获300元提成。

前往防洪纪念塔,会被出租车送往2倍门票价格的德嘉码头,298元的门票,司机可提140元。

当然,“宰客”并不是出租车行业的专利,也不是哈尔滨一城乃至东北一地的专利。

2

中国被宰地图

近些年,全国各地被爆出来的宰客现象实在不少,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北雪乡,南丽江”。

2017年底,《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一文在网上被刷屏,一位游客在文中控诉自己在雪乡被宰客、欺诈的经历,随即引起无数相同体验者加入讨论,一时甚嚣尘上,骂声四起。

2018年1月,央视深入调查雪乡旅游乱象,相继爆出一女导游“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的粗鄙言论和一男导游殴打游客的恶劣事件。

恐吓、威胁并行,这哪是旅游,分明就是绑架。

雪乡这一看似童话般纯洁的地方,顿时蒙上一层宰客的阴影。

在剧烈的舆论风暴下,雪乡被迫颁布《中国雪乡旅游风景区住宿价格公示表》,以明码标价的形式将宰客行为由暗转明——

380元-2580元浮动的住宿价格,明确告诉全国各地游客“坐地起价没商量,没钱你就别来吧”。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炒红了雪乡,但节目组工作人员也不堪其苦。

雪乡的强硬态度让人无可奈何,但中国的“宰客之城”绝不止雪乡一个,曾经的丽江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从2007年在丽江发生震惊全国的“导游挥刀砍伤20人”事件之后,有关丽江游客被坑的新闻就没断过。

其中最奇葩的,莫过于某客栈老板的那句“蚊子是客栈养的宠物,打死一只赔偿一百”。

来了丽江的游客,还没感受到丽江之美,就先被全城盛行的黑车、刀法出众的宰客商家砍了一个大伤疤。

远在屏幕前的网友也被无止尽的宰客新闻麻痹了神经,只给丽江贴上“宰客之城”的标签。

2017年女游客在丽江被打至毁容事件。

当然,在所有宰客事件中,最刺激人们眼球的还是各式各样的“天价”消费事件。

2015年,青岛游客肖先生一家三口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青岛市“善德活海鲜烧烤”店就餐,点餐前38元一份的大虾,在结账时身价暴涨成1500元。

气愤的肖先生打电话向当地物价局投诉,却被告知对方已经下班,欢迎下次再来。

“天价虾”事件仅仅是全国各地“天价”消费的沧海一粟。江苏一万多元的“天价鱼”、福建48元一两的“天价肉”……

天价大虾成为青岛抹不去的黑历史。

频频出现的天价消费事件,一次次地突破大众的心理底线,也在瞬间击碎一座城市经营已久的旅游形象。

从冰雪之城哈尔滨,到东方威尼斯丽江;从火热的旅游之城雪乡,到极具魅力的海滨城市青岛……宰客现象无处不在,频繁发生。

宰与被宰已经不是某城某地的个例,而成为一种困扰社会的公共现象。

一旦踏入机场、火车站、旅游景区,就要捂紧钱包,打起十二分精神,这几乎已经成为全体国人心照不宣的共识。

这时候,在各种新闻下开开地图炮,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旅游是花钱享受,谁也不愿意送钱还遭罪。/图虫创意

3

容易被宰的人,都长什么样?

要演出一套完整而真实的骗局,宰人者无需具备过人的聪明才智,被宰者也并非什么纯良小白。

只不过,前者稍微懂了点入门心理学,运用到某些特殊的时空场景,愿者上钩。后者再正常不过的一些心理反应,便成了不公平交易的突破口,“宰人行为”日渐滋生。

比如说,逢年过节,鲜花水果的价格都来到年度峰值,车行洗个车涨价到100块,甚至连用来包饺子的韭菜,也变成25元一斤,价格直逼猪肉。

你说这顿饺子馅儿剁的,真不知道自己是像韭菜被割了呢,还是像二师兄任人宰割。可是你一想“大过年的”,于是心平气和地把钱付了。

砍价不眨眼的老人家,也曾是交够了“学费”的小年轻。/图虫创意

或者出门旅游一趟,你被导游带到了所谓100%保真的翡翠玉石市场、可乐一瓶30元的偏僻小卖店、用康师傅调料包做海鲜汤的海景餐厅……

可你一想“来都来了”,少生是非,于是买了可乐又喝了汤。

Tony老师太想给你洗头了,足足追了你两条街。你一想“都不容易”,于是办了一万五的卡。

加雪种的师傅,带着“空调大礼包”上门了;4S店的大姐,和装宽带的小哥,还随口介绍了网贷;婚纱店里操办这神圣仪式的工作人员,也口若悬河地劝你升级高配服务套餐……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话里,总带有“为了你好”内味儿。

不给够钱,怕服务不到位;给够了钱,内心又不甘。/图虫创意

这两类人是宰客商家的重点瞄准对象——“还是孩子”任性小儿,“岁数大了”懵懂老人。

只要商家们敢吹,老人小孩就敢相信,什么天马行空的量子波动速读、长生不老床垫,都让“上有老下有小”的你光速破财。

有网友将以上这类心理总结成“六大宽容”。

消费者被带入了一种“需要扮演好人”的情景当中,按照宰客者安排的剧情演出,也误以为自己真做了好事。可你放了无良商家一马,谁又能放你越来越扁的钱包一马呢?

可偏偏有人利益受损,也真不生气,这不,“六大宽容”还有个结尾——“习惯就好”。

小心点,刀还在人家手上呢。/图虫创意

4

治理宰客,不能只靠正义感

没被宰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只有被商家狠狠地宰上一刀,我们才会明白长辈们出门在外时小心翼翼、草木皆兵的源头——

他们特意把钱缝在衣服的不同位置,对价目表上的数字一再确认,别人越热情,他们就越警惕,因为面对外地人时的商家都长着一副疑似骗子的面孔。

曾对这种过分小心不屑一顾的你,总有一天会被形形色色的宰人手段教做人。

相比之下,博主@盗月社食遇记 在锦州“遭遇”的“反向砍价”操作,显得尤为可贵。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性很低,这也正是催生熟人社会的土壤。

知根知底四个字,不知道给中国人带来了多少安全感,但另一方面,人情而非制度带来的安全感又相当脆弱。

一旦离开熟悉的环境,巨大信息落差就足以让远行变成一场不安的冒险。信息不对称,恰是大多数宰客手段的源头。

据传道光皇帝十分简朴,穿旧的衣服还要打上补丁,而身边的官员利用皇帝对民间物价的无知,给皇帝打补丁的价格竟然被提高到数两银子的天价。

连皇帝都要被宰上这么一刀,更何况普通人呢?于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远方或许没有诗歌,但一定布满陷阱。

到了信息流通加快、移动支付普及的今天,托科技的福,信息鸿沟总算被填平了一些,可信息不对称又变成了维权不对称,消费者还是待宰的猪羊。

2017年3月15日,浙江杭州,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第六届中国(杭州)问题车展在杭州新时代家居广场举行,现场集结了一百多位投诉无门的车主,品牌不尽相同。/图虫创意

再回到哈尔滨出租车的案例,六名学生不是不能在打车软件上查看大致的车费,不是不能事先搜集详尽的信息,尽可能做好攻略,可司机的一句“有问题你投诉我就是了”,还是能把人噎得无话可说——

你了解了各种信息,那又怎么样呢?为了几百块,你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的维权成本?经过长长的等待和反复的消磨,你的愤怒会不会变成一声叹息?

想想曾经历过的那些石沉大海的投诉,心中自有答案。

从信息不对称到维权不对称,宰客是一门流传千百年的手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来保护消费者、惩戒贪婪者,那么消费终将变成一场人人自危的尴尬游戏。

走过多少套路,还是免不了被宰的命运。/图虫创意

每个坑人者,也有转身做回消费者的一天。身处失去信任的社会,交易成本飞涨,最终伤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冬日正是北国冰城哈尔滨的旅游旺季,当地此次的处理不可谓不快,但我们真心希望,这样一个公正的结果,最大程度来自于制度的作用,而非舆论的压力。

否则放眼全国,磨刀霍霍的宰人商家那么多,正义感爆棚的吃瓜群众该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