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旅游 >

古今相辉”正在实现博物馆“

条评论

古今相辉”正在实现博物馆“

城市不仅需要公园绿地提供物质上的氧气,也需要精神上的吐故纳新,而博物馆正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古今共在的策展方式,在展厅中形成了超越时光的对话空间,也可以让观众从古代文物中形成更多解读文物的灵感,进而将这种灵感迁移进他们自己的生活,其实正是在实现博物馆作为“都市之肺”的价值。

“古今相辉”的策展方式,正在成为一种展览的新风尚。刚于上海大学博物馆结束的“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中,除了展示来自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的27件精品文物,还精选了多件当代以龙门为主题或受到禅文化启发的创作,将它们汇聚一堂,两两对望。几乎同一时间,由多位上海的学者、艺术家与洛阳博物馆合作的“上洛”特展,同样采用了古今对话的形式,融入当代艺术家以洛阳为主题的创作。而在聚焦现当代艺术的美术馆里,最近一两年上海引起热潮的一些展览,如西岸美术馆的“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明珠美术馆的“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也都不约而同运用了将现当代艺术家作品与古代文物并置的思路。

 

有人将博物馆比作“都市之肺”,认为城市不仅需要公园绿地提供物质上的氧气,也需要精神上的吐故纳新,而博物馆正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古今共在的策展方式,在展厅中形成了超越时光的对话空间,也可以让观众从古代文物中形成更多解读文物的灵感,进而将这种灵感迁移进他们自己的生活,其实正是在实现博物馆作为“都市之肺”的价值。

将展馆变成一个凝聚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空间,让博物馆在时间维度延伸

博物馆的开放,是让博物馆成为“都市之肺”的第一步。时至今日,不少博物馆取消了门票,还有博物馆主动为观众提供讲座等服务,然而要缔造博物馆全新的黄金时代,需要实现知识生产意义上的开放,让博物馆成为观众乐于参与其中的空间。

为了让观众真正参与到博物馆的展览中去,需要为观众与古代的文化建立起互动的契机。上大“龙门”展策展人、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马琳留意到这样一种差异:博物馆的参观者喜欢问“这个是真的吗”“这个东西很贵吧”,而美术馆的参观者喜欢问“能不能讲解一下这个作品的意思”。这似乎彰示了,不少参观者进入博物馆后,存在以金钱价值为标尺去理解文物的思维定式,而对于文物作为古代艺术的一面有所忽视。“龙门”展中引入当代艺术作品,在展览的最初部分,呈现了河南籍艺术家尹朝阳的《龙门气象》《伊阙》,使参观者遥想洛阳伊河两岸的风景;海外归来文物观音头像的螺髻对面,悬挂着何成瑶以针组成的一重重细密圆圈,形成对话。古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在展览空间中的遇合,启发了不少参观者去留心中国文化、中式美学从古到今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