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金融 > 理财 >

金融科普:场景金融

条评论

金融科普:场景金融

    场景金融,通俗讲就是将金融需求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以场景为核心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场景金融有几大特点:
    一是从独立的流程转变为嵌入式服务。把过去独立的金融服务分散地嵌入到一个个生活应用场景中,当你在生活中需要金融时,它刚好就在那里。
 
    二是从单一金融产品向解决方案转变。金融服务不再以单独的产品形式,而是以帮助用户在特定场景下达成目标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形式出现,“按需定制”特点突出。
 
    三是服务内容体现“金融+生活”的高度融合。围绕场景提供完整的生活和金融服务。
 
    从模式看不难发现场景金融是信息技术和普惠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是金融服务从“坐商”向“行商”转变的表现。由于和用户需求的无缝衔接以及服务获取的高度便利性,场景金融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也为银行加快经营模式转型提供了可行的方向。具体可以从客户、产品、渠道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场景金融下客户忠诚度更高。传统模式下,金融服务独立于生活场景,不同银行提供的主要产品之间又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随着电子银行的普及,客户更换金融服务机构的转移成本越来越低,导致客户面对来自其他银行的价格竞争、营销活动等情况时更容易流失,如何黏住客户一直是各家银行的一大难题。
 
    而场景是一种完整的生态,是从生活需求到金融解决方案的闭环服务,客户习惯一旦培养起来,转移成本相对更高。同时,成功的场景金融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往往能建立起不断完善和扩张的良性循环,即:单一场景中的服务和流程运营逐渐成熟后,可扩展至相关联的其他场景;而场景生态圈越完善,聚合的用户就越多,用户的忠诚度也越高。以阿里金融为例,从网购场景出发,当必要的支付服务相对成熟后,账户中有了闲置资金便扩展出余额理财,并进一步推出消费金融等其他场景,而随着服务种类的更加完善,用户也更愿意留在这个生态圈中。
 
    其次,场景金融能够实现产品的“按需定制+精准营销”,推进精细化管理。传统模式下,金融产品的研发流程从银行端发起,尽管前期的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等环节在不断完善,仍存在一些产品推出后与用户需求脱节或定位不清晰找不到目标客群等问题。该模式下,产品推出后需要银行分析确定产品定位,寻找目标客群,挖掘客户可能使用该产品的需求场景,并主动开展营销宣传。
 
    场景金融模式下,金融产品的研发流程从最终使用该产品的真实场景出发,根据需要定制产品功能,需求匹配度高,同时产品定位及目标客群清晰,更便于开展精准营销。同时,由于需求场景及目标客户更清晰,银行对产品的风险定价更准确,也有利于对产品定价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最后,场景金融能够快速、低成本拓展服务渠道和入口。以往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渠道以物理网点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自有渠道为主,特别是早期以物理网点为基础的渠道拓展模式,成本高、周期长,并受到监管审批等诸多限制。电子银行逐渐普及后,渠道拓展的成本显著降低,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自有渠道仍然是银行本位的服务模式,客观上还是需要客户主动找到渠道获取服务。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获取金融服务的“入口”开始逐步散落到需求场景中,转变为客户本位的服务模式。嵌入到场景中的“入口”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建设渠道和推广渠道的成本,同时接口模式的轻型化开发也可以提高渠道布放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