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科技 >

焦点 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央行获“宽松

条评论

焦点 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央行获“宽松

  情况如下: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央行获“宽松空间”本报记者/谭志娟/北京报道目前市场对于存款基准利率是否应该调整的讨论较多。因为近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将长期保留,未来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基本面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就在此前的2月7日,清华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指出,在银行储户方面,可考虑适当降低央行基准存款利率,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上一次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还是在2015年。不过,对于是否应该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受访的经济界专家们仍存争议。

  物价高位与基准利率

  有受访经济界专家认为,下调基准存款利率可为银行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存款基准利率有必要进行下调。”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章俊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认为。

  因为在章俊看来,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量:首先,当前银行放贷意愿不强主要还是负债端成本难以下降,此时调降银行存款利率有利于引导理财收益率下行,并传导至存款以外的其他负债,进而带动银行整个负债端成本下降。其次,在疫情冲击下,作为“货币政策信号”的贷款基准利率有必要进行调降,以提振市场信心。而在降息方式上我们更倾向于非对称降息,即存款基准利率降幅略高于贷款基准利率,这样可以维持一定的存贷款利差,为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提供空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也认为,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仍存有一定的必要性。

  不过,他同时指出,“为了防范金融资产泡沫化、经济结构固化等问题,即使后续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幅度也不会太大,预计会在20BP以内,且趋势性的存款基准利率下降出现的概率较低。”

  然而,也有受访专家认为,由于物价处于高位,可能制约央行下调存款基准利率。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在物价仍处高位、‘房住不炒’仍未得到有效全面落实、财政政策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大概率只限于一季度或上半年的情况下,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将释放过于强烈的总量扩张信号,有可能对未来的经济运行带来困扰,有可能影响前期控制经济主体杠杆率的努力,并不是当前最为迫切和最为合适的政策工具。”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也公开表示,实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之后,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利差是收窄的,在抗疫过程中,它需要减少利差的损失。今年1月份CPI处在高位,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对老百姓而言也是不利的。存款基准利率近期应否调整,存有疑问。

  来自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C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说。

  更加“灵活适度”

  虽然经济界对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尚存争议,但记者注意到,在货币政策上,2月2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这一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随后的2月24日,央行行长易纲主持召开行长办公会议。会议要求,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的要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

  就此,章俊对记者说,首先,“灵活适度”的强调意味着政策的定向特征会更加明显,尤其对于受到本次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及小微民营企业,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能够在降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和配合财政政策推进两方面精准发力,并在考虑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物价形势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政策预调微调。

  其次,在目前全球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灵活适度”的定调也意味着货币政策会在综合考量全球经济增长变化的情况下更多地展现出“以我为主”的特征,从政策操作层面更加聚焦于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王军对记者也表示,“‘更加灵活适度’给予了央行更大的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但究竟是否使用、何时使用、力度多大,则取决于后续疫情和经济形势的变化。”

  王军还指出,“就目前防控疫情和稳定经济的需要而言,财政政策宜发挥主导作用,而作为总量政策工具的货币政策其实并不适合应对疫情这种阶段性、结构性冲击。货币政策的基调依然是稳健,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依然是保持物价稳定。未来随着疫情的发展,货币政策应相机抉择,除总体上继续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外,还可更大力度地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专项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章俊预计,“货币政策未来将在数量和价格上出现进一步的宽松以对冲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据章俊分析说,“首先,在数量上,考虑到新增提前下达的地方政府债会在3月集中发行,预计央行未来有较大概率在3月再次实施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相结合的复合型降准,在为发债营造宽松利率环境的同时定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扶持。其次,在价格上,预计央行年内将继续调降LPR利率,调降次数多集中在上半年,以切实降低企业停工和复工初期的融资压力。此外,考虑到基准利率目前发挥和承担‘货币政策信号’的作用,央行未来有必要进行全面降息来稳定国内企业、家庭和市场信心。”

  王军也认为,除了向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提供定向信贷支持、向受损群体和受损行业提供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外,应坚定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通过调低逆回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和LPR利率以引导社会资金利率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他还建议,“政府不应采取强制的行政性措施要求金融机构为困难行业、困难小微企业增加贷款,而应更多采取市场化措施,针对部分历史经营业绩良好、但短期受疫情影响而遭遇现金流困境的企业,提供中长期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并保持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引导市场利率和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同时,财政部门可加以配合,为困难行业、困难企业的贷款提供临时性的财政贴息。”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称,“到目前为止,政策支持主要包括流动性投放、MLF利率下调,以及部分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预计年内央行会再降准100个基点,再下调MLF利率5~10个基点,LPR会下降25~30个基点。”

本文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