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金融 >

该怎么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

条评论

该怎么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

  好像从去年开始,投资理财的热度越来越大,随便打开一个媒体平台的财经频道,不是基金股票就是比特币。确实,现在老百姓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投资理财的重要性。但是我们要注意,随着这种情绪不断蔓延,投机之风会大行其道。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几个最容易出现的不理性现象,再捋一捋到底该怎么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

  首先,第一个不理性现象是借贷投资理财。我们知道,自从花呗、借呗、微粒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出现后,普通人在网上借贷越来越方便,除了有人借此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借钱炒股炒基,而且这类投机现象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本身积蓄不多,花钱地方却不少,非常容易陷入这种投机情绪中。然而一旦走上了这条路,即使侥幸赚到钱,只要这种赌性还在,达摩克利斯之剑就依然悬在他们头顶,直到落下来的那一天。

  再就是,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大多数互联网借贷产品都接入了征信系统,我们的每笔借款的流向都是透明的,前段时间就有消息,央行进行摸底调查线上贷款,是否违规流入股市、房市。未来必然是信用社会,投资失败导致的不仅仅是金钱流失,还会影响自己的征信,严重的会让自己以后在金融系统寸步难行。

  另一个不理性现象是从众心理。心理学有个理论叫“羊群效应”,在经济领域同样适用,说的就是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本来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就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的是危险还是草地。

  在当下资本市场,炒股盛行,基金抱团,羊群效应也开始显现。个人投资者在某种风气的吸引下,往往会疯狂追涨,而当领头的机构大户撤退时,恐慌心理又会产生连锁反映,形成踩踏现象,最终损失惨重。

  本质原因还是普通人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另外,很多人自己在投资的同时还有本职工作要做,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精力做分析判断,只能追随别人。

  说完了现象,再说说该怎么做。

理财是一件开心的事,只要不犯这些错误

  针对第一种现象,我们得学会科学理性投资。一个可以参考的策略是,把40%自有资金投在住宅、商铺等不动产上,20%投入到国债、货币基金、保险产品上,20%做现金储备,20%投入到股票、权益类基金等风险投资上。当然,这里是做个大致的描述,具体还要根据每个人资金量的不同,对这个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中老年人有一定积蓄,又比较厌恶风险,可以多买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少买一些股票等高风险资产。而年轻人大多资金量较少,风险偏好较高,就可以多买一些风险类资产,但比例不要超过自有资金的50%。

  一个判断风险承受能力的简单办法是,作出投资决策时,先假设这笔投资会失败,然后预估对自己将会产生的影响,如果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那么这笔投资就是可行的。

  第二种现象所说的从众心理,大概从人类社会出现开始就没有消失过,毕竟这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很难避免。但巴菲特说得好,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股票基金,村头傻子买比特币发了财,这时我们就要准备好随时撤离了。

  最后,如果你还处于事业上升期,自有资金也不多,与其把暴富希望放在资本市场上,不如踏踏实实工作,积攒下来的资金,能省则省,避免过度消费,同时老老实实的学习下基础的财商知识,最起码要全面地了解各种投资理财产品,他们的分类、特征、风险、收益等等,再根据需要合理配置,当然,没有太多精力的话,最好选择那些省心省力的投资方式,比如基金定投等等。

  这样,一方面,把本职工作做好,另一方面,还能享受资产增值带来的收益。可能短期内收益可能不够明显,但是在时间+复利的神奇作用下,我们未来的某一天会突然发现资金的增长超乎预期。

理财是一件开心的事,只要不犯这些错误

  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要强调一遍,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暴利诱惑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在投资理财这条路上,慢就是快,活得久才是硬道理,到最后,真正获得收益的是那些善于学习保持理性的人,而那些投机份子可能暂时会有收获,但最终几乎都会栽在自己手里,或早或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