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怎样才能煲出一碗好中药?当然不是“三碗水煎成一碗”这么简单

条评论

怎样才能煲出一碗好中药?当然不是“三碗水煎成一碗”这么简单

中药一直以来都备受青睐,近几年的中医热也让中药重新回到更多人的视野中,中药的代煎也方便了诸多没有煲中药时间或者经验的人。但是中药始终还是自己煲来得药效显著。

虽然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但其实对于如何煎药,很多人还是不懂的或者一知半解的,煲中药绝对不是“三碗水煎成一碗”这么简单,如何煲一碗上好的中药,也决定着这碗中药能否发挥最佳的疗效。

【准备阶段】

煎药器具首选砂锅

煲中药所煲出来的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煎煮器具密切相关。早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提及:“凡煎药,忌铜铁器。”也就是说煲中药切忌铁、铝等金属器具,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

煲中药一般会选用砂锅、砂罐或不锈钢器皿,而其中砂锅是从古沿用至今的传统器具,现在应用广泛的紫砂药壶,不但保留砂锅的优点,而且加热速度更快、清洗更方便。

浸泡不超半小时,中药不漂洗

平时我们煲一些绿豆、红豆、薏米汤都会将材料浸泡一下,有时一些材料更会浸泡一个晚上,追求让材料更容易煲出“效果“”。那么煲中药是否也要讲药材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煲呢?煲中药前应先浸泡10~20分钟,如果药方以质地疏松、轻浮的植物药为主的,浸泡5分钟即可,而以质地坚硬,矿物、动物、蚧壳类药材为主,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一般浸泡时间最长不超过30分钟。

浸泡时间不是越久越好,否则引起药材变质。浸泡时多用凉水,甲壳类坚硬者可适当用温水浸泡。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在煲中药前常会像洗菜一样清洗中药,但其实中药材一般无需淘洗,如要清洗,也只用水漂洗一下即可,以防有效成分丢失。

【煲药阶段】

煲药常两遍,药效可尽用

平时煲中药我们都会反复煲几遍,想把药最大化使用,一般来说一剂中药煎煮一次药材的药效是提取不完全的,所以煲中药以两遍为佳,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可再煎第三遍,而滋补药、材质较为坚实的药方也值得煲第三遍。

头煎:第一遍时,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加水浸透,轻压药材时水高出药平面约1cm左右(大约是轻压药材后对齐手的平面)。

二煎:第二遍用水量则少一些,加水至中药平面即可。如药材质地坚实,加水量可稍多;如煎煮时间较短,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良药方须巧用“文武火”

日常炒菜做饭,掌握好火候是让食物变为美食的重要烹饪技巧,其实煲药和做饭也是一样,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药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要煲一碗上好的中药,掌握好火候也是必不可少的。

清代石寿棠曾说‘欲其上升外达,用武火;欲其下降内行,用文火。’因此,煎煮药物的火候需要讲究,煎药火候有武火和文火之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大小火,一般采用先武火煮沸,水沸后改用文火保持微沸,此时再开始计算煎煮时间。

火候的控制,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宜用武火急煎;滋补调理类中药煎煮时间需延长,宜“文火”久煎,药效达到最佳;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大的中药宜“慢火”久煎,以降低其毒性,安全用药。

煲药时长不超1小时

我们平时煲汤都是觉得煲越久越营养好喝,那么煲中药是否也是如此呢?煲中药一般头煎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二煎为30分钟左右。如果为感冒药或清热药宜用武火,煮沸时间为15~20分钟即可温服。如果为补益药,煎煮时间可延长至60分钟左右后温服。

最后煲中药的煎液量一般成人为200~300毫升,儿童为50~150毫升。煎煮好的中药要趁热滤出,避免有效成分沉淀在药渣上。如不小心把药物煮干或焦了,不能再服,因产生了一些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