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健康 >

寒露过后,2个部位要保护好

条评论

寒露过后,2个部位要保护好

  寒露刚过,气温已经在一场场秋雨的加持下越发凉爽,寒露寒露,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寒”字,那寒露养生应该怎么来养呢,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寒而不露。中医提醒您:寒露过后,身体这2个部位一定要保护好!千万不要着凉。
 
  一、脚
 
  很多人喜欢在秋冬季节穿露脚踝的裤子,时髦是时髦,但是你们可能不知道,其实我们的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我们身体5大经脉:肾经、胃经、脾经、胆经、肝经,经过我们的脚部,双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供应相对于其他部位来说是最少的,再加上没有脂肪的佑护,没有足够津液的温煦,会更加的畏惧寒冷,因此秋冬季节一定要做好脚部的保暖。
 
 
  脚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这些穴位都是每条经脉上的大穴,一定要做好足够的保护。如:商丘穴(足太阴脾经);太溪穴、照海穴、大钟穴(足少阴肾经);中封穴(足厥阴肝经);昆仑穴、申脉穴(足太阳膀胱经);丘墟穴(足少阳胆经);解溪穴(足阳明胃经),还包括肝、胃、肾三经的交会穴,三阴交。中医上每个穴位各有所属,对应相应的脏器,这些穴位一旦受到寒邪、湿邪、风邪的侵犯,就会影响到脏器的健康,而露出的脚踝就是一个绝佳的入口。
 
  秋冬季节,脚很容易冰凉,教大家几招维持双脚温暖的诀窍。
 
  1. 多跺脚,可保护经脉、血液通畅,帮助排除寒邪
 
  跺脚时的震动可以传到头顶,可以起到很好的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另外,跺脚最直接刺激的就是位于肾经的涌泉穴,还有足底的各个全息反射点,对身体五脏都有很好的按摩功效,如果觉得哪里隐隐作痛,是“痛则不通”的表现,平常需要注意一下这个脏器的健康。
 
  2. 多泡脚
 
  寒气入侵,或者本身体质偏寒、阳气不足的人,每晚睡前可以泡泡脚,促使下肢血脉畅通,同时将体内的寒邪发散出去,温暖全身。秋冬季节泡脚,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水中适当加入干姜、花椒、艾叶、小茴香等药物,以增强驱寒通络的效果。
 
  边泡脚边还可以边用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还可以搓搓脚心的涌泉穴,可以起到滋养肾水、助阳的功效。
 
  二、肚脐
 
  肚脐是全身皮肤最薄的地方之一,而且汇集了丰富的神经,因此对外界的刺激和感知更为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很容易着凉,就比如晚上睡觉没盖被子,会受凉一样。肚脐受凉很容易引发腹泻,导致胃疼等等,进而损伤我们的脾胃,影响身体的水湿运化,最终导致身体湿气过重,出现其他一系列健康问题。
 
  正因为肚脐比较敏感,所以肚脐一直都是中医治疗的关键部位,中医常用的就是将中药配成药膏,敷贴于肚脐,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肚脐治疗方子中最有名的就是南怀瑾老先生的灸脐方,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粒,加上艾绒一同打烂,如果平常经常的肚子发凉,晚上容易起夜,女性痛经,稍微一受凉或者一吃凉的就拉肚子,可以把药膏敷贴于命门穴(和肚脐正对,对于背后),可以很好的温煦一身的阳气,驱散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