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老沧州的这些旧民俗

条评论

老沧州的这些旧民俗

由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辉出版,人民日报的副刊编辑周舒艺翻译的《运河人家》一书,一登录沧州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时至今日,关于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李先生一家所生活的、华北平原上大运河沿岸的城市,仍然是个解不开的谜。

但是,透过米范威·布莱恩特的眼睛,百年前的运河景致、民俗遗韵、风土人情仍然能然能够燃起我们内心探寻的热情。

书一开头,这样写到:

“花开啦!船来啦!

河流解冻了!船正在驶来!

开春温暖的一天,当河岸边的人们看见这个春季的第一批船时,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来。漫长的冬天结束了,大运河重获生命——这条河穿过广阔的华北平原流动着,最后抵达距离繁忙的天津港不远处的大海。先是一艘在微风中展开了帆的船出现在眼前,接着另一艘出现了,再接着是一艘连一艘连续地出现……他们边用篙撑船,边快活地唱着歌”。故事就这样由运河开始。

曾几何时,大运河沧州段上就是这样热闹繁华,水光潋滟的河面上帆樯云集、船工号子响彻天际。

紧接着,作者描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艘由一个人拖拉着的小船。船上装着一口棺材,棺材上放着一只柳条编织的轻巧篮子,里面有一只活公鸡。因为公鸡的啼鸣将引领死者的灵魂,这样,他的灵魂就不会在去往家族墓地的路上迷路”。

许多读者依此来否定《运河人家》描写的是古沧州。因为,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习俗里,没有听说过这种水上拉棺材的习俗。

也有人说,百年前的运河上几乎没有桥梁,运输往来都要靠船。也或者,是来往南北的船只。

在《运河人家》第五章中,作者对李先生一家的新年作了比较全面的叙述:“人们一直在忙着为中国农历新年做准备。乡村里和一些繁忙的大镇子的街道上,已经有几个白天和黑夜,都在回荡着爆竹的砰砰声……除夕晚上,小孩子们几乎没怎么睡觉,所有的孩子都沉浸在燃放爆竹的快乐中……”

“两点钟的时候,远方传来一阵管乐器吹奏的音乐声,几分钟之后,一支穿着花哨彩色丝绸衣服的十几人的队伍,喜气洋洋地踩着高跷跳着舞从门口进来了。他们的队伍进进出出地蜿蜒着。他们跳着,一会儿这边一会儿那边地摇摆着,向一侧或者向后屈身…… 两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现在到了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这是个灯笼的盛会之夜。李家一家人又一次往城里去。街道非常明亮,和平日很不一样!到处是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灯笼……”

根据民间学者孙建的统计,《运河人家》中提到了放鞭炮、吃饺子、穿新衣、戴新帽、赶庙会、踩高跷、耍狮豹、大头娃娃、跑落子、请灶王爷、城隍出巡、正月十五赏灯会等十多种民俗。“除了城隍出巡,其他民俗在我们沧州本地均保留至今。但是,大头娃娃很少见到了。送灶神,在乡间的许多老人还保留着这习惯。”他说。

还记得儿时过年跟着家人在街上看舞龙舞狮、踩高跷表演吗?锣鼓声震彻心扉,扮做不同角色的艺人们扭动着身体,那热闹的场面至今仍闪现在每个沧州人的脑海。百年前的运河边就是这样,这些影像被好奇的英国人布莱恩特记录了下来。

文中除了春节,还写到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民俗。如踢毽子、放风筝、捉迷藏、打枱、抽陀螺这样的儿童游戏,但有些已经很少再见到。

孙建告诉记者,第五章中,春节到了,作者集中描写了很多老年俗,比如放鞭炮、吃饺子、穿新衣、大头娃娃、耍狮子、踩高跷、城隍游街,等等,这些年俗,民国时期的沧州城内都有。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踩高跷的队伍中有一个拿鱼的,这个拿鱼的人在民国《沧县志》卷十二中有记载:“黑面披发戴笠持鱼竿者一,曰尉迟敬德钓鱼。”这个拿鱼的人如今依然在踩高跷的队伍中,不过多是扮作姜太公。练摊的杂技、魔术,而今早已成为了沧州名扬中外的独特的文化艺术。

孙建说,许多老行当也应算是民俗的一类。书中出现了锔锅匠、木匠、卖布郎、杂货郎、卖野药的、说书艺人、卖水的几种职业人。其中,除了说书艺人和木匠,其他已逐渐消失。还有,像祈雨这样的习俗也早已消失不见。

一本书,一双眼睛。那些耳熟能详的民俗习惯陪伴了一代代人长大,早已流进血液,与我们的身体融为一体。书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期待着更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