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晚清的时代缩影

条评论

晚清的时代缩影

对于晚清谴责小说,鲁迅给出的定义是:

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

大意就是揭发社会的丑恶、针砭时弊,类似于讽刺小说,但言辞更为激烈,以此来迎合当时人们的嗜好,这种书就被称之为“谴责小说”。

此外,鲁迅还指出了这种小说的一大弊病: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就是说他的技术水平和讽刺小说相差甚远。

鲁迅先生相

那么谴责小说的代表作有什么呢?

最有名的四部作品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用今天的话说,这四部书都非常“高能”,但因为一些原因,这里不能贴的太多,就摘几句吧!

首先是《官场现形记》:

当时引见了下来,先看见华中堂。华中堂是收过他一万银子古董的,见了面问长问短,甚是关切。后来贾大少爷请教他道,“明日朝见,门生的父亲是现任臬司,门生见了上头,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没有听见上文,只听得“碰头”二字,连连回答道,“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贾大少爷忙分辨道,“门生说的是上头问着门生的父亲,自然要碰头;倘不问,也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道,“上头不问你,你千万不要多说话;应该碰头的地方,又万万不要忘记不碰,就是不该碰,你多磕头,总没有处分的。”

鲁迅对这本书的介绍到此为止,再没有多说一个字,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其次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鲁迅摘录了书中的小部分内容,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

只因我出来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

这段话看起来有些让人瞠目,但鲁迅对其评价并不高,称其“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意思就是说言语过激、违背真实,通篇都是“话柄”,也就是供人消遣娱乐罢了。和前面说的“其技艺甚远于讽刺小说”是呼应的。

关于《老残游记》只讲一句:这是首部描写“清官之恶”的通俗小说,清官的坏处,在我们当代已经被论述很多了,但在鲁迅先生的那个年代,传统社会的瓦解才刚刚开始的年代,说出“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可谓是语惊四座之言!难怪人们都说读懂了鲁迅就读懂了我们中国,此言非虚。

四大谴责小说的最后一部叫《孽海花》,名字就非常拗口,主要是一位常熟举人描写的晚清社会近三十年的风俗百态,鲁迅先生评价“张大其词,如凡谴责小说通病;惟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则其所长也。书中人物,几无不有所影射”。

用今天的话说,《孽海花》是一部“低端黑”作品,因为对晚清社会名人的调侃、影射都过于明显,但这也是晚清文学的风气,鲁迅先生将其总结为“描写近实,而形容过度,亦失自然“。就是说写实还不错,但形容的过于夸张了,人物和情节失去了自然的感觉。

综合分析书中的原话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评价,我们基本可以这么认为:

首先,谴责小说出现有其必然的时代背景,那就是晚清社会风气的大变动和朝廷各级官吏的腐败;

其次,谴责小说有很多,但最出名的四部就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第三,这些小说有针砭时弊的作用,但总体上看艺术水平不高,因为言辞剧烈到近乎夸张,破坏了文学应有的美感,同时行文措辞水平比不上前朝的讽刺小说。

总结起来就是鲁迅在本篇结尾说的那句话:

其下者乃至丑诋私敌,等于谤书;又或有嫚骂之志而无抒写之才,则遂堕落而为“黑幕小说”

关于《中国小说史略》的系列文章,敬请期待,如果你喜欢我的其他文章,也可以关注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