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我国古代头饰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条评论

我国古代头饰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头饰,是中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头饰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女子,古代男子也有各式各样的头饰。但作为与其他装饰品相比较最为重要的一种,头饰的华丽程度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一讲到头饰人们大都先想到的是古代女子头上那些精致的金钗银饰。头饰作为一种装饰品不仅仅装饰女子,并且经常作为古代爱情故事中的定情信物出现在大众面前。

古代头饰中自然女子的头饰样式较多工艺技术也较为繁杂,不仅仅有常见的钗,簪更有步摇、胜、梳饰、花饰等,这些精美的工艺品绾起古代女子的三千青丝,使女子的面容在这些珠光宝饰的衬托下变的更加娇美。而男子的头饰类型虽不如女子多,但也都是工艺精巧之作,男子的头饰为束发冠笄,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供男子挑选,古代男子的冠饰使他们更加的丰神俊朗。

“蓬鬓荆钗世所稀”,我国古代头饰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头饰在古代社会中不仅仅只是装饰的作用,也有等级之分与年龄的代表。男子的头饰为冠,男子带冠表示男子已经成年,有了可以承担责任的能力。女子的头饰也有极其丰富的讲究,已婚女子与未出阁的少女的头饰有着明显的差异,这都是古代头饰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地方。

一、女子头饰文化的丰富

1、多样的头饰

古代女子的头饰样式类型是极其丰富的,头饰作为美发的重要一步是古代女子日常生活中需要考虑甚多的事情,梳好的发髻要用花和宝钿花钗来装饰,并且在不同场合中所需要的头饰样式也有着不同意思。常见的头饰中有笄,簪和钗佩戴不同的头饰也有着相应的发型与年龄需求。

古代女子的也不同年龄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发饰需求。笄,就有着特殊的代表方式,《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女子年满十五周岁便由家中长辈为之行笄礼,将散下来的头发盘起来,意味着这个女子可以许配人家。簪,也是一种常见的头饰专指的是古代妇女才可以佩戴的头饰,古代女子戴上簪就象征着她是已婚夫人,已是成熟女子的象征。钗,是用来绾住头发头饰,《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像也。”钗的出现是笄的发展衍生而来的。

“蓬鬓荆钗世所稀”,我国古代头饰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古代头饰多样,不同的头饰有着不同的的用处,无论是钗的绾发,还是华胜的装饰之用,更有步摇的摇曳之美,都是女子生活中所喜爱的饰品。女子日常的梳妆打扮生活挑选正当的头饰是重要的一件事,更是一大乐事。头饰的挑选便是古代女子闲淡日常生活中的趣事,她们身处闺阁,无聊的日子中美丽的头饰便是她们的一种寄托,可以装饰生活的乐趣。

2、头饰的发展历程

头饰从原始社会开始发展,早期头饰主要使用兽骨,石头打磨而成,远古时代佩戴头饰大都用于巫术祈福等社会性的活动。但随着时代发展,生产力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审美风格也相应的提高,头饰也渐渐的开始变得华丽精美起来。

秦汉开始的日趋华丽的衣冠头饰便开始用宝石加以装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头饰风格的多元化,唐朝的头饰的雍容华贵到了宋代变得内敛简约,这些都显示着古代头饰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到元朝蒙古族统治后,头饰文化又大量吸收少数民族的头饰风格,头饰文化在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更加发展。清朝又以满族的旗头为著名的头饰代表。这些风格各异的头饰文化代表的是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魅力。不同的的头饰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潮流。

不同的头饰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韵味,头饰文化代表的时代印记是每个朝代的文化代表,不同朝代的头饰衬托出来的女子展现出来的不同风采正是每个朝代的特色。无论是魏晋的潇洒,隋唐的丰腴还是宋代的淡雅简约,都是不同时代女子的美貌气质。头饰的发展历程是时代进步发展的表现,唐朝头饰的精美华贵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有外来文化的魅力,头饰文化的魅力是时代的衬托。

“蓬鬓荆钗世所稀”,我国古代头饰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3.不同民族的女子头饰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的国家,在广袤的中国土地上衍生着不同的民族,汉族典型的头饰有钗的绾发之用,步摇的摇曳之姿,华胜的装饰之美等等类型的头饰。这些头饰大都使用雕花技术,使用的材料也较为广泛,这便是代表着汉族女子的美丽娇艳。

我们最为熟悉的少数民族的头饰要数满族的旗头,满族旗头以鲜花为主要装饰物,女子在鲜花的衬托下变得十分娇美。少数民族的头饰的主要材质大都为银制品,大都为金属材质,并且以玉石、羽毛、兽骨做装饰。苗族的头饰便是使用金属材质头饰的典型代表,苗族头饰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精致也是最漂亮的。苗族姑娘头饰使用银打制而成,精美的银制工艺品让后人赞叹不已。

古代中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的头饰文化,无论是满族旗头,藏族以盘发饰品,侗族的银帽都是各自的头饰文化特色,这些头饰文化与汉族头饰文化汇总,构成多样多彩的中国头饰文化。

“蓬鬓荆钗世所稀”,我国古代头饰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二、男子的衣冠之礼

1、头饰的不同选择

古代男子的头饰选择虽不若女子一般多样,但也有着不同的选择。古代无论男女都需要留长发,《礼记》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男子留有长发在少儿时期便是编起来,而到了男子二十岁时便由家族中的有名望的人行加冠礼,并给男子取字。《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在古代,冠礼对于一个男子开讲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家族对这个男子可以守卫家庭的期望。

男子的头饰不仅仅是只有冠一种,还有各式各样的头巾,著名隐士刘岩就以头戴乌巾出名,杜甫就曾写过“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来表明自己向往过上隐居的生活。头巾便是男子头饰中的代表之一,有四方巾、云巾与软巾等等,佩戴头巾也是儒士的象征。

在唐朝,男子也可带簪来固定长发,杜甫诗文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便表明的在唐代,簪不仅仅是女子的专属。男子的簪多为玉簪或木簪,佩戴这种材质的簪子会显得男子有一些清贵的气质而并不像女子一般娇柔。清朝男子的发型是国家规定的在脑后绑一个长长的辫子,这时的头饰便是编发尾结发时所用的编绳,会以流苏作为装饰。

“蓬鬓荆钗世所稀”,我国古代头饰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2、衣饰严整的重要

古代男子头饰的丰富选择是为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保持严整的态度,中国古代男子特有的气质便是内敛沉默,他们不似西方男子一般开放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着典型的东方男子的清雅气质,衣冠之礼也是男子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喜欢的的整洁是男子的品格所在。

孔子弟子子路在战争中因冠的带子被割断而停下来正冠结缨,认为君子不可无冠,却因为他的停下而惨死在打斗中。孔子听闻后,十分感伤,但仍旧表扬了他的品格,子路死前所说“君子死,冠不免”也成为后世君子行为处事的标准。冠的整洁对古代男子一大考验,也是表现他品格的一大特点。

古代男子受到儒家经典思想引导,对衣冠整洁的要求也是在符合儒家经典规范的角度上进行要求,古代男子对衣冠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女子,他们对于头饰的选择不仅仅是美观,更是一种品格的表现。

三、头饰的其他妙用

头饰,在古代不仅仅是装饰头发的用处,也有向外衍生的其他妙用。第一种便是古代男女的定情信物,古代诗文中爱情故事通常会以女子送男子香包,男子送给女子簪子为定情信物,使得多少闺中女子为这样的爱情而陶醉。定情信物的簪子不需要多么贵重的材质,即使是简单的木簪,也是男子对女子的心意所向往。

簪子,也是一种验毒利器。现在的影视剧中经常以银针验毒,确实有它的道理。银针会与毒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使银针变黑。古代的医生会以专门的银针来试毒,而当没有银针时,银制的簪子便是最方便的检验是否有毒的快捷方式。头饰也是一种利器,头饰尖锐的头部是一种自保的利器,可以暂时护得古代娇弱女子的一时安危。

“蓬鬓荆钗世所稀”,我国古代头饰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这些不同的头饰妙用并不全都是后人的臆造,也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中,头饰在古代的妙用仍存在很多,这便是古人的文化智慧,更有许多新的知识等待着我们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