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收藏文化—收藏古董四要素

条评论

收藏文化—收藏古董四要素

一孔之见,贻笑大方,欢迎交流。

古董

收藏心得之一:相信自己眼光

但凡爱好收藏必对所收藏之物潜心研究,用心去了解其出身来历,年份质地,共性特点,珍稀价值,因此,每收一件藏品,必把玩良多,细心品味,跨越时间与历史对话,或静心体味其中奥妙,冼练心神,赏雅品珍。然而不论是收藏界的新手老将,都必须在具备一定收藏知识之后,敢于相信自己眼光,因为真理不一定掌握在专家或大多数人手中,不要过于迷信专家之言,对于专家我们应当尊重,但可能你收藏的器物专家根本就没见过、没研究或并不是此类藏品的专家,中华五千年文明不是专家就可以完全透彻掌握的,很多时代、很多文明、很多器物尚有商榷之处,即使是公认的标准器也会被陆续发现的更典型器物所推翻更替,因此专家之言仅作参考,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眼光,做别人不敢做,想别人不敢想,有此勇气,必有大成。

收藏心得之二:普通收藏,宁精勿滥

收藏这档子事会使人痴迷,醉心其间,一旦上瘾,难以自拔,因此,但凡初涉其中者,只要价钱合适,会不加选择,只求收归囊中,本人也曾有这样类似经历,结果造成藏品虽多,具有珍藏价值的却少之又少,把大量金钱白白浪费在普通藏品里,到遇到珍品时,却感到囊中羞涩,无力,造成遗憾。普通藏品太多,给人一种上不了档次的印象,同时因为既然是普通藏品,增值必然缓慢,又难以出售,变现不易,达不到以藏养藏的目的,失望情绪慢慢滋生,长期以往,既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又无力再买进更好更多的珍品,只好慢慢淡出收藏界,湮灭众人中。其实绝大多数收藏人士,并非真正的收藏大家,只是一种业余爱好,而且财力十分有限,还是以追求藏品增值升值为目标,以藏品出售换取更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因此,在收藏过程中,提醒各位藏友尤其是初涉者,对于普通收藏品,应当宁精勿滥,不要铺张,保持平和心态,方可正视收藏。

收藏心得之三:讲究策略,量力而行

在收藏的选择上也应当讲究策略,既要考虑经济实力,也要讲究价廉物美,并非贵货就一定是真品、珍品,很多珍贵之物因为卖家不了解内情而便宜出售,此时方是出手买入的好时机,有些人因为收藏经验不足,心虚,不敢直接面对藏品真伪,希望借他人之手买到真货珍品,因此,频繁光顾各类古董店,希望能以捡漏心态买到价廉物美的真品、珍品,这样做当然也会有一定收获,但是付出的可能比收获的代价还要大,这是因为:古董店里可以说很大一部分是膺品、普通藏品,真正的真品、珍品是绝不肯摆设出来任人观赏的(博物馆例外),这其中既有安保因素,也有藏宝原因,你可以想见,如果店主把镇店之宝在其古董店摆出来任人观赏置评,你想买他会卖吗?就算他可以卖,那价钱你能接受吗?同时,基于社会治安方面原因,就算不怕贼偷,还不怕贼掂记啊?他能安睡吗?所以,除非您很有经济实力,同时有一双经验丰富的火眼金睛,否则,你到古董店不要想去买,练练眼力还是可以的。

那么,究竟怎样去收藏才好呢?李老师认为,对于经济实力一般又爱好收藏的朋友们,不妨深入社会,到有历史沉积的地方多去走走看看,在观摩的过程中有很多机会可以捡漏,还可以借此增进阅历,煅练身体,陶治性情,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实力雄厚的收藏爱好者来说,那就是广传盛名,稳居家中,坐等古玩出售者自动上门来(马未都、刘益谦等收藏大家)。

一句话:有钱的在家坐,没钱的走出去,用在古玩收藏爱好者身上,李老师认为还是十分切贴的。

收藏心得之四:苦练内功,敢于坚持

汉唐时代和田古玉佛雕、汉唐时代海兽葡萄昭明镜、清代康熙乾隆时代典型瓷器、明清名家仿唐宋古画、明清及现代名字紫砂壶等十多件珍藏的藏品,有些甚至可言为孤品珍藏。可是该古玩市场的一位所谓的老师对藏品根本没有细看,即一口给予全盘否定,李老师只是洗耳恭听任其高谈阔论,心里却不以为然,因为他对藏品的年代特征、出身来历,质地特点可以说是牛头不对马嘴,但对其言论中所说的:但凡“大、黑、重、怪”之物皆属膺品之说,却印象深刻。事后了解到,原来此人是个半路出家的二溜子,只不过是对钱币略有研究,其水平恐怕和普通藏家相比不见得高明许多问题,居然也可称为“鉴定老师”,对所带藏品涉及的收藏范围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对其对藏品的错误鉴别论断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各位藏友想必认同,“大、黑、重、怪”者,却不敢苟同,“大”者,如出土的大型青铜器、庙宇里供奉的大型神佛雕像之类,确实为大,难道膺品?“黑”者,如古瓷黑釉、古董家俱里所施黑漆,皆黑得发亮,黑得纯正,这“黑”是膺品么?“重”者,古石古玉雕,大型青铜器,大型神佛雕像,以及媒体报导重逾数吨的玉原石、夜明珠,又会是膺品么?“怪”者论断,则更是错得离谱,因未见过此类器型,史书典籍未有记载,无其他旁证可作参照,或所作器型异于常物,凡此种种,均可谓之怪,可是诸君,华厦文明五千年,多少古籍已湮灭?纵使有所记载,也已无从查证,辟如在四川盆地出土的著名文物“摇钱树”,难道古籍当中会真无记载?为什么在十九世纪初会被外国所谓的考古科研工作者从中国以考古发掘为名所盗取,致使国宝至今漂零异乡?如此物当初出现在这位“鉴定老师”面前,不知会不会归属到“怪”之列,又是轻率断为膺品呢?我辈收藏,见“怪”不怪,只须判断其年代与器物真伪,有无收藏价值即可,得到手来,方潜心研究者大有人在,因“怪”而得孤品异宝者,可谓不可胜数,正是因其“怪”而收藏之,如是平常所见之物,又有何所惜矣?

因此,我们在收藏之时,应当苦练内功,敢于坚持,贵在坚持,只有自己对藏品先作深入研究,才可心中有数。对于真正的古博专家,我们是尊重的,他们以他们的博学、经验成为我辈的良师,为我们作出真正的鉴别和解惑,但对于某些所谓的专家,则要小心对待,要么把您的膺品鉴定成真品吹得云山雾罩,天花乱坠,要么对您的真品胡乱鉴定为膺品,贬得一文不值。

其实,就算是真正的专家,也是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方成为这一领域、这一方面的专家,并没有全能、万能、万事万物皆通的专家,真有此功力的,那就不是专家了,那是神!!因此,李老师认为,其实我辈也可以仿效专家们,对自己所爱好收藏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藏品作深入研究,去伪存真,旁征博引,长此为往,也可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

在此,送各位阅读此文章的藏家们一名话“从来方家无名起,千锤百炼始成金”。

收藏文化—收藏古董四要素

“此文章为个人收藏观,原创文章,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