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条评论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武汉是一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文化的印记,其人文景观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市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4家。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武汉旅游景点很多,自然风光独特。三十多年来,我先后到过武汉四次,游览景点十几个,其中黄鹤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汉大学、昙华林和楚河汉街等五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留给我印象最深。虽然这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断,不可能整合出一个完整的印象来,但我愿意用这些零碎的文字和照片,留下一个我对武汉的基本印象吧,请朋友们有机会也到这些地方去看看。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风景名胜,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该建筑也与湖南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也可以看到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黄鹤楼公园包括白云阁、落梅轩、岳飞广场、百松园、梅园、杜鹃园等大小景点60多处,形成由名胜区、文化区、植物区、岳飞景区四大景区组成,集观光、购物、休闲、文化餐饮于一体,人文与自然景观兼备,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一大公园。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馆址原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建成于1910年。武昌起义的次日,即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创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依托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宋庆龄名誉主席亲笔题写了馆名。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武汉大学从创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传承了近百年的优秀历史建筑和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武汉大学人文气息浓郁,学术氛围很好,校园文化底蕴浓厚。武大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校内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宋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理学楼、半山庐、十八栋。武汉大学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让武大充满了沧桑感。在满是现代建筑的城市,老建筑寄托了太多故事。一年四季,无论哪个时节,武大都是中国最美的高校。

  樱园老斋舍是武汉大学最早的学生宿舍,也是校园早期建筑群之一。于1930年3月开工建设,1931年9月竣工。建筑整体设计巧妙,有四栋宿舍组成,这四栋宿舍由三座罗马券拱门连为一体。建筑主体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色调,尤显质朴大方、厚重沉稳,入口处修建有多层阶梯(百步梯),外形统一,气势宏伟。

  为突出其导向性,又在次基础上将拱门上部修了一层单檐歇山式亭楼。每栋宿舍由两个大天井将宿舍分隔为前中后3排,各排则依山势高低分为1至4层;每栋每层以《千字文》命名,形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16个斋舍。宿舍屋顶做成了平面,蕴涵“地不平天平”的理想追求,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老斋舍也是一座仿布达拉宫琉璃瓦建筑,整个建筑巧妙地顺应了自然地势的变化,利用狮子山南坡依山就势进行建造,在不同标高处, 沿等高线建成不同层次的房屋,各排房屋底层地面在不同高度上,而屋面则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天平地不平”的格局。建筑的东西方向有50个开间,总长近200米,沿山坡等高线建筑了不同楼层的建筑,共有三排,一排比一排高,形成了高低错落的两重内天井的院子,如果从远处眺望“老斋舍”,确实颇有一点布达拉宫的气势。

  老斋舍房顶就是一览武汉大学的樱顶,美丽景色尽收眼底。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在推开老斋舍的窗子就能看见潇潇洒洒的樱花雨! 甚至屋内伸手就可以碰得到樱花,让在这里居住的学生感觉十分惬意。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武汉大学校园以樱花最为闻名,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相关景点。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拥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武汉大学校园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每年春季3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大学校园都会吸引全国数百万游客前来赏花。

  正谓“三月赏樱,唯有武大”。花事正盛的时候,武大樱花大道上花枝浓密,抬头只见花不见天,仿佛进入一个晶莹透亮的世界。可惜我们没能赶上樱花盛开的季节(正常开放为每年三月下旬,有时秋季也会开放),错过了赏樱花的好时光。

  昙华林,属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部,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旁边,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现昙华林街武昌花园山以北、凤凰山以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来了武汉,找小资伪文艺来这里是再好不过了!红色和灰色的墙砖仿佛在述说着这里的过去,小店都非常的有特色。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昙华林,有点类似厦门的鼓浪屿,上海的田子坊,是文艺小清新,摄影控必须到的地方。昙华林绝对是属于学生的地方,或者是文青的地方。很多有特色的小店,一家接着一家,每一家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让人不得不走近看看或者是拍拍照片。

  昙华林是一条富有文艺气息、小资情调的街道,道路不长也不太宽,街道上林立着奶茶店、咖啡店、小吃店、特色商品小店,道路很多地方是砖石铺就成的,不管晴天或者下雨,都可以过来感受这里的文艺气息。

  有关昙华林的名字,有两种传说,一说是昔时巷内有花园,大多种植的是昙花,因为多而成林,加之古时花与华是通字,故而得名。第二种说法,巷内多住种花人,一坛一花,蔚然成林,后来“坛”为“昙”,遂有昙华林。 明清时期,昙华林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苦心备考的地方,是清廷地方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

  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有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 这里至今隐没着西方传教士在武汉最早设立的文华书院(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和天文台、修建于1895年的仁济医院、石瑛故居、钱基博(钱钟书之父)老宅、瑞典领事馆等众多近代历史建筑。 而今,昙华林已经是一个静静地坐落在喧闹城市中的安静小街。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昙华林保存最多最完好的是近代建筑。近代中国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形成了昙华林的整体建筑风貌,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使中西文化交流在建筑上得到充分体现。

  昙华林为一部“活的”近代史书:一条普普通通长仅千多米的街区,集中了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老建筑,有老教堂、老医院、老学校、老民居、老公寓、老花园、老领事馆、老城墙……难得的是这些建筑虽经百年风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基本风貌未有大的改变,有些还显示出相当优良的建筑品质。

  昙华林是一条文艺街,沿路店铺设计都是极具个性。让人流连忘返,也是爱拍照的你不可错过的。这里几乎成为了武汉的文艺第一街,浓缩了整个武汉的文艺情怀。拍照、闲逛,或者享受一个带着咖啡香的下午,都是文青们在这里愿意做的事。触摸街边饱经风霜的老建筑,你会发现昙华林有的不仅仅是文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刻着老武汉的历史记忆。

  昙华林小学附近一家叫“茶色倾城”,是一家卖茶饮的,经过的时候很多人在排队买。这种文艺的地方,无论是店铺里面穿越般的设计融入很多中国元素,带有一股不平凡的复古气息,就连拿到手的杯子都充满昙华林的文艺范,给你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有着复古情怀的你千万记得去,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这里是文艺青年集聚地,来玩的年轻人居多,有很多比较文艺的店,鲜花饼店和铜锣烧店排队的较多,这里还有很多比较不错的咖啡店,甜品店,另外,可以在拾间书局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明信片寄给最爱的家人朋友等等。

  走在清净的街面上,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小店,每一间都有着自己 独特的风格品位,比如有名的鲜花饼店、创新的老面馆、饶有情调的明信片店...等等,最多的是独具特色的咖啡馆,那些风格各异的咖啡小店娴静温馨地待在巷口街边,好像就是在等你进去歇歇脚,坐一坐。 单就那一间间小店的艺术品味来说,与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很相似。

  一千年前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而楚河汉街就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楚河汉街突出打造了大都市武汉中央文化区的历史文化品位和展示商业步行街的现代城市风貌。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

“楚河”贯穿武汉中央文化区东西,是文化区的灵魂。楚河”全长2.2公里,连通东湖和沙湖,是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市“六湖连通水网治理工程”的首个工程。楚河两旁高楼林立,不长的河段建有风格各异的四座桥梁,连通中央文化区的南北。

  晨曦下,楚河碧波荡漾。坐在豪华游船的船头,尽览两岸金碧辉煌的风景。武汉,还有哪儿比这里更美轮美奂;中国,又有几个城市,能够媲美这里,在大气中深藏着温柔,在闹市中隐藏着精致。

  可以想象,楚河就如一段历史的长河,游客乘坐数百万一艘的豪华游艇,从美丽的沙湖驶入碧波荡漾的楚河,就像进入一段怀旧的历史画卷,湖风让人沉醉,古街令人神往。特别是秋季,当清冽的湖风吹来,这种感觉,在喧嚣的城市水泥丛林中,是一种难得的生活体验。“楚河汉街”,将以这样的方式,带给武汉人百年的精彩。

  “汉街”商业步行街位于楚河南岸,沿河而建,总长1500米,总面积21万平方米,包括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集合200多个国内外一流商家。

  汉街是武汉中央文化区的“眼睛”,拥有中国最丰富的商业内容,最多的时尚流行品牌,集合世界顶级文化项目,创造六个中国之最,被誉为“中国第一商业街”。

  汉街是中国最具建筑特色的城市商业步行街,主体采用民国建筑风格,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精致的砖砌线脚、乌漆大门、铜制门环、石库门头、青砖小道、老旧的木漆窗户,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同时,汉街将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在民国风格建筑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武汉中央文化区的规划设计定位是“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将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楚河汉街是整个项目的重要内容,楚河汉街的完美结合,堪称现代“清明上河图”。

  汉街将汇聚 ZARA、H&M、GAP、MUJI、M&S、UNIQLO、C&A、MAP、UR、依恋TT馆等十大快时尚品牌,此外全球知名服装品牌NIKE、MORGAN、DAZZLE、欧时力 、PAGEONE、 卡宾 、CacheCache也将同时进驻。在美轮美奂的街景中,享受来自世界顶级的商品品质与服务,惬意快意。

  可以预见的是,这里除了将被打造成“清明上河图”般繁荣购物旅游综合体之外,还将成为武汉新的经济中心,汇聚全国乃至全球的上万精英汇聚在楚河汉街畔,在这里创业、工作、生活,将这里创造成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的“曼哈顿”。

武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下许多人文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