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奇特别致的瓷器,是乾隆爱不释手的奢侈品

条评论

奇特别致的瓷器,是乾隆爱不释手的奢侈品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缔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精美文物。其中瓷器,自然是最知名,也是长盛不衰的精品。几乎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瓷器作品。祖国的大江南北,都有久负盛名的名窑,这让名瓷经过千年的积淀,争奇斗艳,享誉世界。

正因为中国的瓷器品种全,数量多,制作精美,以至于瓷器要成为国宝,是要在无数同类精品中脱颖而出的,难度极大。然而,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清高宗行围图》转心瓶”当之无愧地名列其中。

这件转心瓶,其实还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做“蓝釉描金粉彩开光转心瓶”。它之所以通过了专家们挑剔的眼光,毫无争议地占据着国宝名瓷的地位,是有着重要原因的。

首先,转心瓶就是一个非常精美奇特的观赏器。瓷器本是使用品,可当瓷器越做越精美之时,有些品种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转而成为了完完全全的观赏把玩品。转心瓶就是如此,它由内外两个瓶组成,内瓶之中布置着人物故事以及花鸟虫鱼等各种图案,外瓶则被做成镂空的。内外瓶之间可以转动,人们可以观察旋转的瓶子,不同角度来欣赏里面图案的交替变化。

内外瓶的转动,是通过它们相互嵌套而实现的。外瓶的底部做成槽形,内瓶的底部做成卡形,卡槽安放在一起,既要配合紧密,不至于松动,又要灵活转动,没有迟滞感,这才算是成功的作品。说起来并不复杂,因为在我们今天完成这样的器皿并不困难,但在清朝,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在当时,炉温的高低是没有科学的测量方法的,只能通过窑工的经验来掌握。而且,每批次瓷土的收缩率,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废品率居高不下,费用相当惊人。制作这样的转心瓶,民间根本没有能力,绝大多数都安排在景德镇的官窑。

所以,清廷中的转心瓶,几乎个个都是传世的精品、极品。只要在各大拍卖会上露面,必然就是轰动一时的新闻。2011年,曾经有一件叫做“吉庆有余”的珐琅彩转心瓶成交价格超过了五亿,是令人咋舌的天价。然而,与南京博物院的《清高宗行围图》转心瓶相比,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

与普通的转心瓶不同,《清高宗行围图》转心瓶是有着特别的纪念意义的。瓶中的图案,都是乾隆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八年及二十二年木兰秋狝的场景。所谓木兰秋狝,是在清军入关之后,为了不忘祖先创业艰难,定期开展的狩猎活动。

这件转心瓶,描述的就是乾隆八年时木兰秋围的一个盛况。当时的乾隆,年富力强,英姿勃发,策马扬鞭时,接受满汉蒙各族大臣的朝拜,一副君临天下,唯我独尊的气派。更为特别的是,随着转心瓶的转动,内瓶中还有12个牙雕小人。人们可以通过镂空外瓶拨弄它们,让它们做出跪拜行礼的动作,体现出对乾隆的无比敬仰。

这个细节,是现存其它转心瓶所不同的,制作难度更进一步。而且,这件转心瓶的器形很大,高为70厘米,口径为20厘米,底径为24厘米,通体为晶莹剔透的蓝釉,如同宝石一样鲜艳。瓶口瓶身,到处可以见到描金粉彩绘制的纹饰,特别华贵。它的镂空之处,都是精巧的山水造型,匠心独到。瓶子的底部,是以湖绿釉书写的“大清乾隆年制”篆书落款。

制作转心瓶,已经是造价高昂了。制作这样的顶级转心瓶,费用自然是高得吓人。乾隆是艺术行家,酷爱瓷器,他所处的时代也是清朝财政收入的顶峰,所以非常奢华大度。即便如此,他都觉得这种瓷器太过奢侈,不敢根据喜爱随心所欲地制造。景德镇御窑厂窑务督理唐英提交了此瓷的图样时,乾隆表示满意,但却做出批复:

不必照随常瓷器一样多烧,嗣后按节进十数件。

所以,尽管木兰秋围经常举行,但也就在五个年份制作了为数不多的几件转心瓶。他们被送往乾隆的行宫,任其把玩。直到清王朝覆灭之后,文物南迁的过程中,这件珍品才来到了南京博物院,成为了永久珍藏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