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条评论

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一、早期的渔猎一农耕一游牧文化

东北东部为山区、中部为平原和西部为草原,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东北地区很早就形成了相应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质,两千多年来,东部渔猎文化、中部农耕文化和西部游牧文化的地域结构一直没有改变,直至清朝大量移民的涌入才得以改变。

 

早期的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带,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多元统一的文化格局,可以说,早期的东北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东部的长白山地、松花江与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主要活动着以渔猎经济为主的民族,如高句丽、肃慎、女真等,中西部则主要活动着以牧业经济为主的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族、达翰尔族等民族。中部地区为草原与森林的交错地带,也是农业、牧业、渔猎三大经济区的汇合地带,农业民族、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在这里交互融合。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满族建立清朝后,大量满族人迁入关内,造成了东北人口锐减、经济凋零、村镇废弃、文化荒芜,极大地延缓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清朝封禁时期的“流人”文化

为保护“龙兴之地”,保护满洲的民族文化不被汉化,康熙七年,清政府用柳树修筑了一条长城(柳条边),将柳条边外设为蒙古族游牧区和满族渔猎区,严防关内汉族居民进入禁地,自此开始了对东北地区多年的封禁政策。封禁政策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的开发进程,同时也关闭了东北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大门。封禁期间,东北文化的发展主要依赖以流人为主体的文化。

东北、云贵、新疆等地是当时朝廷指定发遣流人的地区,其中以东北为最多。沈阳、开原、宁古塔(黑龙江宁安)、船厂(吉林市)、卜魁(齐齐哈尔)、爱辉、三姓(依兰)等地是东北的主要流放地。清朝政府通过“文字狱”等禁锢思想,将大批政治犯和思想犯遣送到荒凉寒冷的地区。这些人既被称为流人。

很多流人都是中原或江南的文化人。流放之际,他们携带了大量的汉文典籍,有的还以教书谋生,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当地的教育发展,此间创办的沈阳萃升书院、宁古塔龙城书院、铁岭银冈书院,就是典型的流人文化载体。总体来看,流人文化以另一种形式促进了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在东北地区的传播,为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构成了封禁时期东北地域文化的主体内容。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三、封禁解除后的移民文化

东北移民大致分两个阶段:一是清朝时期“封禁”政策解除后的移民,另一个时期是民国时期和伪满统治时期的“闯关东”移民。

清朝移民:有学者做过统计研究,从1753年到1911年,东北人口从22万增加到1841万,增加了80多倍。即使在全国人口总量下降的时期,东北人口也在逐年增加。大量移民使得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的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移民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再加上充足的劳动力,提高了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另外,在商业、伐木、交通运输业等方面,都受到外来移民文化的影响而得到迅速发展。

民国时期和伪满时期移民:受自然灾害和战乱的影响,大量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居民向外迁移,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加之日本占领东北期间的劳工招募、诱骗和强征强掳,促成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移民潮。1911-1949年增长了78%,而同期全国人口仅增长33%,到新中国成立前,东北三省人口已增加到3854万人,其中近1000万人是移民。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此时的移民继续在农业和传统手工业等方面对东北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的近代化发展。移民充当廉价劳动力,从事采矿、修筑铁路、冶炼、搬运等工作,为东北地区的近现代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大规模的“闯关东”移民进入东北,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随移民文化进入到东北地区,形成了齐鲁文化、中原文化与东北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态势,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地域文化。“闯关东”移民文化形成的开拓进取、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沦陷时期的殖民文化

 

日俄战争后,俄国控制“北满”地区,即以黑龙江省为主的东北地区北部受俄国的殖民文化影响较深。俄国的殖民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俄化教育、报刊宣传等文化侵略手段。他们在哈尔滨、牡丹江、满洲里等城市修建了多处东正教教堂,设立俄文学校,大量发行俄文报刊,进行系统的殖民文化统治。在饮食、文化教育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执行殖民文化控制。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日本对东北的文化统治更为强烈,影响也更加深远。从“伪满”成立至日本投降的十四年时间里,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文化输入,波及到政治、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教育等各个领域。向东北人灌输奴化思想,推行愚民政策,强行以日语为“国语”,试图同化东北人民。

日本殖民文化的输入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在统治期间对东北地区的资源进行了大肆掠夺,给东北地区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和思想上的毒害。以满铁附属地为核心的殖民统治空间,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化发展,但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主要为日本人享有,而广大中国人被剥离于这一空间之外。

总体来看,沦陷时期东北地域文化受到了来自殖民主义者的破坏、冲击和奴役,被迫接受了殖民地的工业化和殖民地城市化过程,客观上导致东北地域文化从一个移民为主的嵌入型农业社会转向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五、新中国成立后的拓垦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东北进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热情高涨,在东北地区开疆扩土、大干事业,形成了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创业文化。这一时期的“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五”、“二五”时期,国家把东北地区作为战略大后方进行重点建设。在“一五”时期国家项重点建设项目中有近三分之一落户到东北,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体系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国家派出大量工人、科技人才来到东北,建设大军规模达到1500万。他们伐木开矿、屯垦戍边、建厂矿于林海、筑广厦于荒野,在积极克服困难的同时,也促使东北人民较早地经受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锻炼,并培育出了中国产业工人所具有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这一时期孕育的“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成为东北地区文化的典型代表,“工业学大庆”也成为广泛传播的创业口号。

可以说,东北地域文化的现代性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真正显露出来的,特别是建国初期,东北的大工业、大生产、大开发形成了空前的文化发展形势。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汇集到东北,这里以其地域的广博,工业生产的现代化为基本特色,逐渐形成了拼搏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大工业孕育的工业文化和都市文化基础。直到今天,东北的工业文化和都市文化的积淀,仍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流文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