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南北方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

条评论

南北方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

古代,南方和北方文化差异

古代以前,北方以粟为主食,以黄土为建筑主体;南方以稻为主食,以竹木为建筑主体。

比如新石器时代,北方基本都是挖个洞,然后用黄土在上面涂个顶;南方由于土壤原因就直接在地面上建屋,把竹片竹竿编成一个形状,然后里里外外全部涂泥,做主体墙。

黄河和长江是南方和北方的重要分界线,一边是黄色,一边是绿色,从颜色上看就能大致看出南北方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这些自然因素的不同又导向了南北文化的差异性发展。

比如北方的土地不是很肥沃,人们需要奋力开垦才能有所收获,所以一般情况他们是不愿意迁移的,心态比较保守;南方雨水丰富,土地肥沃,有吃有喝,心态比较开朗,他们愿意四处走动,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比较浪漫。

北方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南方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一个讲究礼仪,一个讲究逻辑;一个感性,一个理性。这也不外乎后来的江南成为经济重镇,也不外乎别人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由此看的话,这都是有历史依据的,思想是起主导作用的,有开放型的思想就会有开放型的人才,比如清朝的广州通商口岸,一度使得广州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心,这里是世界的关注点,也是中国通向世界的窗口。

商周时期,北方有了强大的封建制度,而南方还没有标志性的政治文化制度,所以南方慢慢被北方吞噬,直到楚国的崛起才打破了北方独树一帜的局面。

自古以来,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

比如在制度方面,由于北方礼崩乐坏,封建世袭,不适于当时的现状,继而崩盘;南方却摒弃了这些恶习,不再任人唯亲。

南北朝时期,北方喜欢喝奶酪,吃牛肉和羊肉,南方喜欢吃鱼,喝茶;穿着方面,北方以毛料为主,南方以棉料为主。

现代,南北方的文化差异

对于古代南北方之间的差异,我们现在可能无法感同身受,那么我们就把思路拉回现实。

在北方,如果一位老人坐在你车里,而且要给你指路的话,一般会说“前面路口,往东转,然后往西”,对于南方人来说,瞬间搞懵了,会弱弱的问一句“东边是左还右”,然后两人相顾无言。

对于吃而言,我是知道北方人喜欢吃面食的,但我低估了他们爱面食的境界,他们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顿顿吃馒头和包子,就算做面条和米饭也还是会有馒头和包子。我第一次在老丈人家住一个月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能不能偶尔给做顿米饭!最关键的是北方人不吃辣,当然这个是和气候有很大原因,我曾经实在想吃的没法就自己搞了一点辣椒,结果当天晚上嘴就起泡了。

自古以来,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

记得第一次在北方喝豆腐脑(豆花)的时候,是黑色的,咸咸的,朋友喝了一口就放弃了;北方人喝南方豆花的时候其实也会诧异“怎么还要加糖”,其实我个人认为南北方的豆腐脑都还可以,只要你愿意去尝试,这就好比南北方的文化一样,一直是在冲突和糅合中并肩齐行的。

北方人觉得南方太冷了,屋里屋外没啥区别,简直没法呆;南方人觉得北方外面太冷,空气太差,呼吸都有点剌嗓子的感觉,只适合呆在屋里。对于南方人而言,祖祖辈辈已经适应了这个温度,而南方这个温度也确实很尴尬,说冷也确实有点冷,可也就冷那么几天,只要太阳一出来就热。北方是极冷,所以要么待在家里,要么待在商场,外面是不宜久留的。

我老丈人前几年来武汉住过一段时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菜价真是贵啊,100元钱两天没了,还没怎么买硬菜,他说这葱、土豆、白菜、洋葱在我们那边都是成捆成捆买的,关键是很便宜,你们这边都是一根葱一根葱买的,不过这菜价成捆买也确实心疼。后来我去他家,发现楼道里都是一捆一捆的菜,觉得好有钱的感觉。

自古以来,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

南方和北方的差异有很多都被人津津乐道,比如南方的混沌北方的饺子;甜粽子和咸粽子;南方洗澡,北方搓澡等。

差异的必然性驱动性

就是因为有了差异,我们才会去探索和包容,才会去相互学习,去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就如同中国和世界的差异一样,需要去接纳和整合,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充满活力。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合理有序的差异,比如为什么外国人看中国,总是以几十年前的眼光,因为他们不了解现在发展中强大的中国,所以我国现在非常重视形象宣传,主动走出去,让世界看看现在无与伦比的中国。

自古以来,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

对于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差异性来说,我们也要相互理解和接纳,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单只有南北方的差异,还是东西方的差异,我们就是因为不同所以大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