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厦门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条评论

厦门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我们现在回到百年以前的清末-1911年

那时的厦门虽然名气很大,但是级别很低应该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

厦门的历史很短,有史以来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时还叫“新城”。传说中最早的开发者为“南陈北薛”,明万历《泉州府志》称:“厦门人物,以南陈北薛为最古。”

“南陈北薛”到底是谁?按朱熹的说法,指的是陈黯(约805年—877年,南安人)和薛令之(福安人,福建第一位进士)。问题是两人生活的年代差了一百多年,不宜并举,于是又有人主张

“北薛”乃薛令之的后裔薛沙。

从考古的证据看,厦门岛的最早开发者是唐中叶的陈僖。这是一个逃亡的故事。据1973年泉州出土的《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记载,陈僖的先辈为颍川(今河南许昌一带)人,父亲曾任福建

长乐县令,迁居福唐(今福清),后成为闽中豪族。当地长官密谋作乱,想拉陈僖入伙。陈僖吓坏了,命人暗中造船,带领全族300余人“宵遁于清源之南界,海之中洲,曰新城”。唐天宝年

间,泉州改清源郡。清源南界的海中岛屿新城,即后来的厦门岛。

经过陈僖等移民近百年的开发,857年唐朝廷在厦门岛设嘉禾里,隶属南安县。929年闽王设同安县,嘉禾里转隶同安县。嘉禾屿也因此成为厦门岛的乳名。

唐五代时期,嘉禾屿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岛。想象唐宋时期的嘉禾屿,应该是一片田园景观,鸡犬之声相闻,时光波澜不惊。宋元两代,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一是宋元丰八年(1085年

),岛上诞生第一个进士林斐;二是元至正年间,元朝在岛上设立嘉禾千户所。

筑城起于中左所

宋元时期,泉州港的海上贸易进行得如火如荼,但与厦门无关。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泉州港废弃,接踵而至的是200多年的倭患和走私贸易。明人开始谈论海防了。作为漳泉海上门户,嘉禾屿

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1387年,朱元璋请出老将军江夏侯周德兴巡视福建。在周德兴的方案里,晋江永宁卫负责厦门地区海防,不知为什么,他没有看中嘉禾屿,而是在杏林海岸的高浦设立一个守御千户所,并在

九龙江口的浯屿设立水寨。

很快,福建都指挥使谢柱就将防线从海岸推进到海岛。1394年,谢柱移永宁卫中左守御千户所驻守嘉禾屿,统兵1204人;中左所在嘉禾屿南部的下门(后雅化为厦门)修建所城。这样,嘉禾

屿在明代又添了两个新名字,一个叫中左所,一个叫厦门。

厦门建城后,浯屿水寨的军队不久移来中左所,又增设浯铜游兵,最后福建南路参将也移驻中左所。厦门岛重兵云集,逐渐成为泉漳地区明军的指挥中心。

清廷当年以海澄公诱降郑成功未遂,意兴阑珊。不久,郑军海澄守将黄梧叛降,向清军献城。清廷一高兴,居然把海澄公顺手封给了黄梧。比较一下,施琅平台,捞到一个靖海侯。后来,大

名鼎鼎的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也不过封侯,比黄梧差远了。

为“周六百丈”,也没大多少。很可惜,城墙已在上世纪20年代的市政建设中拆了。

今人对清代厦门城遗址进行实地勘测,结果如下:厦门古城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南北长436米,东西宽484米,实际周长为1450米,面积近15万平方米。如果以正常步行速度,你可以在20分钟

内绕城一周。

免责: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本人,本人立马删除